Page 11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110
市首家立体声影院。1993年,投入100万元进行二期综合改造。
1991年12月,定海区人民电影院投资150万元进行全面改造,成为全市第二家立体声电影院。2001年12月
拆除,原址新建舟山影城。2005年10月,影城竣工。总投资2446万元,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设有4个数码
电影小厅、498座,配备松花江5545型一体化放映机8台,安装国际标准的SRD与DTS环绕立体声还音系统设
备。可与全球同步上映进口大片,集电影超市、商业购物、健身休闲为一体,为全市档次最高、设备最先进
的现代化专业电影院。
是年,岱山县高亭影剧院投资45万元安装中央空调。
1992年12月,市电影公司投资30万元,将原试映室改造成舟山第一家(时全省仅少数几家)对外开放的
高档电影小厅,即皇后电影厅(后更名明星电影厅),设150座沙发软席及玻璃茶几。1999年,安装全市首家
SRD与DTS数字立体声设备。2005年10月停业。
2001年,岱山电影院投资100万元进行全面装修。是年12月,高亭影剧院被拆除。2002年10月岱山县文化
广场影剧院建成,次年10月投入使用。该影院投资350万元,设软席331座,是县(区)影院中设施设备较为
先进,集电影放映、演出、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设施。
2005 年舟山市城区电影(影剧)院情况
表6-3-2-7
农村电影放映单位 1989年,全市146家放映单位90%以上在农村。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农村经济
体制变化,农村电影不景气,部分放映单位处于停映或半停映状态,不少乡镇出现电影“空白”现象。1990
年7月,召开市渔农村电影工作会议,解决农村电影放映阵地不巩固、放映队伍不稳定、放映单位经济责任制
不完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1990年,各地停映、半停映单位开始恢复放映,渔农村电影市场滑坡
势头得到不同程度遏制。1995— 1996年,进一步加强渔农村电影工作,渔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工作出现新起色,
定海区普及恢复率100% 。不少乡镇影剧院实现放映双机化、座椅翻板化、夏天风扇化。全市渔农村电影市场
维持相对平稳状态。20世纪末以来,因农村有线电视全面普及、文化生活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农村电影逐步
萎缩。大多数放映单位纷纷歇业,放映人员弃映改行。至2005年底,全市经年检年审合格的乡镇影剧院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