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32
职 业 中 学 ( 职 业 高 级 中 学 )
1989年,全市职业中学有定海区职业中学、定海纺织机械厂职业技术学校、定海区农业技术学校、定海
区水产养殖学校、定海区白泉职业中学、普陀区沈家门职业中学、普陀区水产技术学校、普陀区六横职业技
术学校、普陀区农业技术学校、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嵊泗县水产技术学校、东海职业专科学校、民盟舟山
市振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13所,有68个教学班,学生2170人,校均规模157人。开设家电、服装、财贸、
幼师等28个专业。有教职工310人,其中专任教师194人,学历合格率19.6%。
职业高中办学初期,教材匮乏,文化课采用普通高中乙种本教材,专业课多采用技工学校教材。1990年,
成立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1995年更名为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2年改名为市成人教育与职业教
育协会),设立语文、数学、物理、机械、财会教研大组,组织编写《渔业技术基础》《农业技术基础》供职
业中学使用。是年,根据省教委创建示范性职业中学要求,确定沈家门职业中学、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定
海区职业中学为创建省示范性职业中学。1991年,建立市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逐步成为全市发展高中段
教育的主要增长点。1992年,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多渠道分级办学,大、中、小结合,高、中、低
配套”多种形式并举的职教发展方针。全市职校加强县(区)合作,统筹专业设置,打破地域招生。是年,
中职学校招生2482人(其中职业高中招生1140人),首次超过普高招生数。次年,28名职高毕业生参加高职
院校招生考试,录取率67%。
1995年,通过“争示范、创重点”活动,形成一批重点职校和重点专业。1996年,各职业学校使用国
家和省统一规划教材。文化课采用人教社出版的职业高中课本,专业课采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高中专业
课本。1997年起,实行“职业高中热门专业适当控制,紧缺专业适度扶持”政策,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
制”,首批确立机械、电子电工、汽车驾驶等11个专业实行“双证制”。1999年,由市职教中心、定海区农业
技术学校、市经贸学校、市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合并组建的舟山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金鹰集团公司职业技术
学校等6所学校11个专业成为浙江省各职教专业教研大组理事学校。
2000年,加大初中毕业生升职业高中调控力度,职业高中开始招收初中直升生(2003年职校招收直升生
办法终止)。是年,205名职业高中毕业生被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录取,录取率43. 1%。职校11个专业1239名学
生参加市(区)劳动部门组织的技术等级考试,获证率97.9% 。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次年,成
立舟山职业教育集团,运用民营运作方式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至200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35期,培训
4025人次。2004年,定海职业中学、舟山航海学校(舟山水产学校)、东海学院组建成立浙江国际海运职业
技术学院。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浙江金鹰集团公司职业技术学校、厦林职校等开办“3+2”大专班,实现中高
职业教育贯通。
2005年,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职校专业建设向国家级、省级示范性专业方向发展。重点扶
持和鼓励办好港口与物流、航海轮机与驾驶、机械加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等十大专业,认定浙江国际
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8个专业为舟山市新一轮职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沈家门职业中学的数控技术专业实
训基地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是年,全市有独立设置职校10所,其中社会力量所办2所,在校学生
1.44万人。有重点职校6所(全国重点职校2所,省重点职校4所)。开设专业25个,其中省示范专业6个,市重
点建设专业8个。职校校均占地面积2.39万平方米,校均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校均规模1440人。生均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