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7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977
第二十编 民主党派 工商联 社会团体
“
技卫生法律宣传周、青春飞扬”乡村青年文艺周。其间,团区委、区义工联组织义工小分队赴长
峙、长白等海岛及偏远地区开展下乡下岛服务活动,同时举行科技文化宣传汇展、“青春采风”摄
影展、青工技能比赛、争做诚信青年演讲比赛等一系列配套活动。2006 年 5 月 12 日,定海区第三
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服务农渔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按照立足基层、贴近
青年、贴近生活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政策宣教进农(渔)家、绿色环保进农(渔)村、信息网络进
农(渔)村、志愿服务送农(渔)民、精神食粮送农(渔)民和技能培训送农(渔)民的“三进三送”系列
活动。三届乡村青年文化节,累计参与人次数万,为农渔村青年送去精神食粮,激发农村青年创造
文化、繁荣文化热情,加强农渔村青年文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和小康社区建设。
非公企业团建一条街 2003 年 10 月,团区委联合街道、社区团组织集中对芙蓉洲路开展调
查摸底,与企业主联手,了解青年分布情况。(芙蓉洲路分属解放、昌国两个街道。2001 年底,该路
初步建设成为定海服务行业最集中、商业最繁华一条街。就业人员 1000 多人,其中 35 岁以下青
年占 80%)分析芙蓉洲路团建工作地缘优势、人员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启团建工作。11 月,
在芙蓉洲路相继成立 5 个团支部,有团员 80 多名。团支部实行挂牌服务,团员佩戴团徽上岗。团
支部之间开展联谊活动,开展正常组织生活。团区委为芙蓉洲路非公企业团员举办培训班,开设
团务知识、法律知识、政治形势和实践活动等课程。同年,团区委组织 50 多名社会闲散青年通过
初步培训,进入天时、上岛咖啡和龙之阁大酒店实地训练,成绩优秀者,留企业工作,解决就业。
通过集中小型企业组建联合支部方式,相继建立安踏、新五洲大酒店等团支部。规范基层团
组织“全国团建先进县(市)”“五四红旗团委”和“五有团支部”三级联创机制,以“示范团组织”创
建为突破口,规范团组织建设,建团达标率 100%。森森公司和金鹰公司团委分获省非公有制企业
团组织志愿服务奉献奖和岗位创新风采奖。
两项联系制度 2006 年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全面推开“两项联系制度”(开展百名团干部联系
千名优秀骨干青年,千名优秀骨干青年协助党员联系万名群众工作)。通过“两项联系制度”,增强
团干部联系青年的意识,丰富团干部联系青年的手段和载体,创新农渔村基层“党建带团建”形
式,强化团组织在农渔村基层号召力和凝聚力。组织 330 名骨干青年与 33 名专职团干部结成对
子,将乡镇街道团委副书记、团委委员,以及工作能力强的社区团支部书记列入团干部结对范围,
扩大“两项联系制度”覆盖面。至 2007 年末,全区共有 853 名骨干青年与各级团干部结成对子。
义工联
团区委自 2002 年 8 月启动义工工作,2003 年 9 月成立定海区义务(志愿)工作者联合会(简
称义工联)。至 2005 年,全区有义工服务中心 15 家、社区义工服务站 40 个、团体义工单位 14 家、
直属二级服务队 25 支,全区义工登记注册总数 14041 人,其中区属登记在册义工 2348 人。区义
工联带领全区各级义工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帮困服务、救灾抢险和公益服务等工作,为定海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常规品牌有“3·5”雷锋春风行动、十一等重大节假日义工、12·5”
“
“
国际志愿者日、永远跟党走”流动电影放映等。每年开展各类不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10 次左右,
参与义工人数 5000 人左右。《舟山日报》《舟山晚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曾多次跟踪报道定海“亮
“
亮师傅”洗桥阿婆”郑氏按摩”城管义工”等义工事迹和活动情况。
“
“
95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