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普陀县志
P. 104

海 岸         海 岸 地形 以 淤 泥 质 为 主             , 次 基 岩 , 沙 质         、 砾 质 不 多 。

                      淤 泥 质 海 岸 地 形               分 布 各 岛 内 侧 ,          多 处 西 或 南 向        , 以 朱 家 尖 岛 西 部 、 六


                横 岛 北 部 等 地 较 典 型            。 组 成 物 质 皆 近 期 全 新 统 海 相 沉 积 物                     。 滩 面 平 坦 , 坡 降

               2  ~  3 ‰     泥 滩 宽 广 ( 俗 称 泥 涂 ) 分 布 潮 间 带                    , 内 以 海 塘 为 限 , 外 至 海 潮 低 水
                         。
                位 , 以 不 同 速 度 向 海 伸 展 , 为 海 涂 围 垦 区                    。

                      基 岩 海 岸 地 形              分 布 岛 四 周 或 大 岛 岬 角 处              。 古 海 蚀 崖       、 海 蚀 平 台 在 现 代

                冲 积 层 与 山 体 接 触 处 比 比 可 见 , 惟 保 存 不 佳                       。 现 代 基 岩 海 岸 地 形 除 泥 沙 质 海岸


               外 皆 是     。 海 岸 长 期 受 波 浪          、 潮 流 侵 蚀 , 形 成 海 蚀 崖              、 海 蚀 柱 、 海 蚀 穴 等 海 蚀 地

               貌   。 海蚀 崖 高 出 高 潮 面 1            ~  3 米 不 等 , 宽 度 有 1 0 米 以 上 , 倾斜 于海                    。

                     沙 质 海 岸 地 形               多 分 布 岛 东 南 侧 岬 角 湾 内              , 处 东 或 南 向 , 附 近 基 岩 皆 花

                岗 岩 区    。 普 陀 山 千步 沙 , 朱 家 尖 岛 大 沙 里                    、 东 沙    、 南 沙     、 千沙     、 里 沙 , 桃花 岛

                千步 大 沙 等 较 大          。 潮 间 带 80       ~  1 00 米 , 微 倾 于 海 , 坡 降 2 0            ~  5 0‰ , 坡 度 1 5        ~
                                                                                                                     .
               2 5 度    。 表层 覆 以 细 沙 , 剖 面常 夹 细 砾                  、 中 砾 和粗 砾 互 层 , 物质 内 粗 外 细 。 潮 间
                 .
               带 以 上 海 滩 坡 度 4           ~  6 度  , 潮 间 带 下 物 质 渐 转 泥 质               。 沉 积 物 多 附 近 花 岗 岩 风 化

               物 , 受 潮 力       、 波 浪 作 用 沉 积 形 成           。

                     砾 石 海 岸 地 形               分 布 不 多 , 见 于 潮 流 急             、 风 浪 大     、 水 动 力 较强 之 岛 东 海

                岸 或 北 海 岸 海 湾 内          。 朱 家 尖 岛 乌 石 塘           、 桃 花 岛 乌 石 咀         、 舟 山 岛 塘头 沙 里 较大 。


               葫 芦 等 岛 有 小 片 砾 石 滩             。   多 数 系 玻 屑      、  晶 屑 熔 结 凝 灰 岩 , 花 岗 岩 类 崩 塌 岩 块 ,

               被波浪 、 潮 力 带 至湾 内 , 岩块相互摩蚀 , 形成深灰色或 肉 红色 二类次 圆 状砾石 。 粒

                径 3  ~  5 厘米 , 少数大 于 5 厘 米 , 长轴与海岸平行 。 砾滩宽度 小 、 坡 度 较陡 。






                                                第 三 章                海               域









                      海 底 地 貌 底 质              境 内 海 域 位 于 杭 州 湾 口             , 形 成 于 全 新 世 海 进 时 期              。 长 期

                以 来   ,  通 过 以 长 江 为 主 大 小径 流 带 来 的 大 量 泥 沙 , 经 海 流                            、 潮 流    、 波 浪 等 海 洋

                动 力 因 素 作 用        , 使 海 底 表 面渐 形 成 极 为 深 厚 沉 积 层 , 掩 埋 海 侵 前 地貌 , 塑 造 成

                现 今 海 底 地 形       。 其 概 况 为 :


                      整 个 海 域 海 底 微 向 东 南 倾 斜                。 西 北 部 舟 山 岛 以 北 近 海 沉 积 较 厚                    , 底 形 平

                坦  ,  水 深     一 般 不 超 过 20 米       , 虽 略 有崎 岖        , 但 因 淤 积改 造 快 , 不致 甚 复 杂 。 东部以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