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普陀县志
P. 192
竹 禅 ( 1 824 ~ 1 900 ) 俗 姓 王 。 四 川 梁 山 人 。 清 光 绪 间 寓 居 普 陀 山 白 华
庵 。 琴 棋 书 画 篆 刻 皆 佳 , 尤 善 绘 水 墨 山 水 、 人 物 竹 石 。 作 画 助 修 寺 院 , 赈 灾 济
手 不 释 笔 , 为 清 末 著 名 画 僧 。 普 陀 山 文 物馆 存 其 书 画 多幅 , 有 印 谱 及 《 心
贫 ,
经 》 篆 刻 一 卷 行 世 。
通 智 ( 1 843 ~ 1 907 ) 名 寻 源 , 别 号 忆 莲 沙 门 , 俗 姓 阮 。 清 同 治 十 二 年
( 1 8 7 3 ) 依 龙 泉 寺 本 然 出 家 。 光 绪 十四 年 ( 1 8 8 8 ) 得法 于普 陀 佛 顶 山 信真 , 在 法
雨 寺 开 讲 《 楞 严 经 》 。 嗣 后 , 应 聘 说 法 , 迹 遍 江 南 。 常 居 普 陀 山 普慧庵 。 一 生 志
在 楞 严 , 行 在 净 土 。 光 绪 三 十三 年 四 月 圆 寂 普 慧 庵 。 有 《 楞 严 开 蒙 》 、 《 弥 陀疏
钞》 、 《 弥 陀要 解 》 、 《 便蒙 抄》 、 《 势 至 圆 通 疏 抄》 等 行世 。
幻 人 1 828 ~ 1 9 1 0 ) 名 隆 藕 , 字 献 纯 , 俗 姓 马 。 广 东 人 。 清 末 天 台 宗 名
(
僧 。 早 年 为 两 粤 总 制 府 文 官 , 主 章 奏 。 4 1 岁 弃 官 出 家 , 后 从 宁 波 天 童 寺 广昱 学
《法 华 经 》 。 随 广 昱 至 普 陀 山 说 法 , 修 养 愈 深 , 所 到 之 处 , 众 皆 推 为 首 坐 。 有
《法 华 经性 理 会 编 》 、 《 穿 珠 集 》 问 世
。
广 学 名 宽 量 , 俗 姓 斐 。 江 苏 丹 阳 人 。 20 岁 至 普 陀 山 礼 净修 为 师 。 受 戒
后 居 潮 音 洞 闭 关 9 年 。 清 光 绪 十八 年 ( 1 89 2 ) 赴 菲 律 宾 传 教 , 募 金 数 万 , 修 建
普 陀 山 殿 宇 。 宣 统 元 年 ( 1 90 9 ) 住 持 普 济 寺 , 出 私 银 3 000 元 , 助 创 化 雨 僧 学
校 。 三 年 出 国 至越 南 , 因 不 服水 土 病逝 。
开 如 名 德 月 , 俗 姓 叶 。 上 海 南 汇 县 人 。 1 5 岁 出 家 , 礼 普 陀 山 伴 山 庵 化
闻 为 师 。 受 具 足 戒 于 宁 波 天 童 寺 。 回 山 任 法 雨 寺 副 寺 、 监 院 , 协 助 化 闻 修 葺 寺
宇 。 清 光 绪 二 十七 年 ( 1 90 1 ) 公 推 住 持 法 雨 寺 , 创 设 普 陀 山 僧 教 育 会 。 晚年 协
同 王 亨 彦 修 辑 《 山 志》 。 浙江 省 长 赠 匾 急公 好 义 ” 。
“
了 余 ( 1 864 ~ 1 924 ) 名 广 导 。 余 姚 人 。 24 岁 出 家 于 普 陀 山 锡 麟 堂 , 次 年
受 具 足 戒 普 济 寺 。 清 宣 统 元 年 ( 1 90 9 ) 筹 办 化 雨 僧 学 校 。 民 国 3 年 ( 1 9 1 4 ) 捐
款 5 000 元 , 舍 所筑 其 祥 蓬 创 办 医 院 。 翌 年 住 持 普济 寺 , 建 功 积 堂 5 间 、 东楼房
6 间 8 年 阻 止 当 局 迁 德 浮 至 普 陀 山 1 3 年 1 月 圆 寂
。 。 。
谛 闲 ( 1 858 ~ 1 932 ) 名 古 虚 , 号 卓 山 , 俗 姓 朱 。 台 州 人 。 20 岁 出 家 , 清
光 绪 二 十 四 年 ( 1 8 9 8 ) 应 了 余 聘 至 普 陀 山 开 讲 《 法 华 经》 。 居 慧 莲 蓬 , 与 印 光 最
契 。 有 《 谛 闲 大 师 全 集 》 等 行 世 。
广 通 ( 1 865 ~ 1 932 ) 原 普 陀 山 鹤 鸣 庵 当 家 , 民 国 1 5 年 ( 1 92 6 ) 任 普 济 寺
方 丈 。 两 次 出 国 宣 讲 佛 经 , 足 迹 遍 泰 国 、 越 南 、 缅 甸 、 印 度 及 南 洋诸 岛 。 后 留
居 马 来 西 亚 1 0 余 年 , 创 建 寺 院 4 处 。 2 1 年 圆 寂 马 来 西 亚 , 2 5 年 遗 体 运 回 普 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