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2 - 普陀县志
P. 272
白 姑 鱼 俗 称 白 姑 子 。 鱼 群分布 与 黄姑鱼 同 。
海 蜇 5 0 ~ 70 年 代 初 期 , 春 夏 之 交 , 随 台 湾 暖 流 和 东南 风 势 盛 , 由 浙 南
漂 流 北 上 。 夏 至 至 大 暑 ( 6 月 下 旬 至 7 月 下 旬 ) 漂 入 六横 、 桃 花 、 朱 家 尖 岛 及
中 街 山 列 岛 附 近 内 港 海 域 , 称梅 蜇 。 汛期 5 ~ 6 天 , 群体密 集 , 定 置张 网 或驾 小
船 用 手 抄 网 ( 撩 篷 ) 捕 捞 。 1 9 7 3 年机 帆 船 对 网 捕 捞 , 产 量 较高 。 立秋后 , 受 朝
由 北 返 南 形 成 旺 汛 期 , 称 伏 蜇 。 汛 期 比 梅 蜇
鲜 海 峡 向 南 寒 流 及 北 风 影 响 , ,
长 , 个 体 也 比 梅 蜇 大 。 7 0 年 代 中 期 始 , 资 源 衰 退 。 80 年 代 大 幅 度 下 降 , 今 少
见 。
蟹 品 种 较 多 , 最 多 三 疣 梭 子 蟹 。 雄 蟹 , 俗 称 白 蟹 ; 雌 蟹 , 俗 称 门 蟹 ;
孕 卵 时 称 籽 蟹 。 春 夏 季 于 近 海 港 湾 , 沙 质 海 滩 边 产 卵 。 后 洄 游栖息 外 海 。 农 历
又 称 膏 蟹 ” , 渐 移 居 较深 海 区 。 常年 有
“
九 月 后 , 体 内 孕 卵 ( 俗 称生 膏 ) 肥 壮 ,
多 属 籽 蟹 。 中 秋后 白 蟹 为 主 , 霜 降 ( 1 0 月
捕 , 夏 至 ( 6 月 下 旬 ) 前 后 产 卵 期 ,
下 旬 ) 后 多 门 蟹 。 渔 场 于 洋鞍 、 中 街 山 、 浪 岗 、 花 鸟 一 带 海 域 。 资 源 较丰 , 个
体 亦 大 。 80 年 代 初 , 发 展 小机流 蟹 作 业 , 捕 捞量 增 加 , 个体趋 小 , 渔场外移 。
虾 有 哈 氏 仿 对虾 ( 俗称滑 皮虾 、 青 壳 虾 ) 、 鹰 爪虾 (俗称糙 皮虾 、 厚壳
虾 ) 、 中 华 管 鞭虾 (俗称大脚 黄 蜂 ) 、 葛 氏 长 臂虾 ( 俗称 红虾 ) 、 日 本对虾 (俗称
花 虾 、 斑 节 对 虾 ) 、 中 国 毛 虾 ( 俗 称 糯 米 饭 虾 、 小 白 虾 ) 、 细 螯 虾 ( 俗 称 麦 秆
虾 ) 、 戴 氏 赤 虾 ( 俗 称 凸 肚 虾 ) , 及 周 氏 新 对虾 、 凹 鞭 管 虾 、 中 国 对 虾 、 鲜 氏 鼓
虾 ( 俗 称 强 盗 虾 ) 等 。 明 、 清 时 , 葛 氏 长 臂 虾 、 中 国 毛虾 、 细 螯 虾 等 分 布 双 峙
港 、 台 门 港 、 登 步 、 沈 家 门 港 等 海 域 , 资 源 丰 富 。 50 ~ 60 年 代 , 蚂 蚁 、 登 步 、
虾 峙 、 六 横 等 地 小拖 虾 船 和 定 置 张 网 捕 捞 中 国 毛虾 、 细螯 虾等 , 产 量 较 高 。 并
开 发 甩 山 、 浪 岗 、 海 礁 一 带 渔 场哈 氏 仿 对 虾 、 鹰 爪 虾 、 中 华 管 鞭虾 资 源 , 木 帆
大 对 船 兼 捕 。 70 年 代 机帆船 兼 捕 。 80 年 代 初 发 展 大 、 小机船 拖虾 作 业 , 开 发 近
海 虾 类 资 源 。 夏 汛 梅 雨 季 节 主 捕 鹰 爪 虾 , 称 梅 虾 , 秋 季 多 中 华 管 鞭虾 。 立冬 至
春 分 ( 1 1 月 上 旬 至 次 年 3 月 下 旬 ) 产 哈 氏 仿 对 虾 和鹰 爪 虾 。 渔 场 在 鱼 山 、 洋
鞍 、 甩 山 、 浪 岗 、 海礁东 一 带 海域 。
鲻 鱼 分 乌 鲻 、 黄 眼 鲻 两 种 , 栖 息 沿 岸 港 湾 , 滩 涂 水 面 , 常 年 洄 游 生
育 , 区 域 分 散 , 渔 获 量 少 。
鲥 鱼 形 似 鳓 鱼 , 肥 嫩 鲜 美 。 产 卵 繁 殖 于 岛 屿 内 港 , 栖 息 岛 周 围 海 域 ,
资 源 稀 少 , 偶 尔 捕 获
。
龙 头 鱼 俗 称 虾 潺 。 回 游 栖 息 沿 岸 内 港 和 岛 屿 附 近 海 区 , 肉 透 明 鲜 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