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2 - 普陀县志
P. 392
第 一 章 农业生产关 系
第 一 节 土 地改 革前
土 地 占 有状 况 土 改 前 耕 地 1 3 7248 亩 , 加 地主 及 普 陀 山 寺 院在 定 海境 内
土 地 242 2 亩 , 计 1 3 9 6 7 0 亩 占 1 2 8 9 % , 系 历 代封
。 其 中 普 陀 山 寺 院 1 8007 亩 , .
建 皇 室 所 赐 、 佛 教 信 徒 赠 予 及 海 涂 围 垦 , 主 要 坐 落 朱 家 尖 岛 、 舟 山 岛 。 朱 家 尖
占 1 4 3 % 。 祠 堂 、 团 体 29 3 8 6 亩 ( 内 定 海 育 婴 堂 1 443 亩 )
天 主 教 堂 2000 亩 , . ,
占 2 1 04 % 。 工 商 业 者 1 1 62 亩 , 占 0 8 3 % 。 地主 46 8 户 、 269 7 人 , 土 地 1 6 69 4
.
.
亩 , 占 1 1 9 5 % , 户 均 3 5 6 7 亩 , 人 均 6 1 9 亩 。 富 农 3 3 6 户 、 1 9 3 2 人 , 土 地
.
.
.
60 74 亩 , 占 4 3 5 % , 户 均 1 8 08 亩 , 人 均 3 1 4 亩
. . . 。
劳 动 人 民 有 土 地 66 3 4 7 亩 , 占 47 5 % 。 其 中 : 中 农 3 4 5 5 户 、 1 7 7 3 3 人 ,
.
25 66 3 亩 , 户 均 7 4 3 亩 , 人 均 1 4 5 亩 ; 贫 农 9 8 84 户 1 7 690 亩 , 户
. . 、 4 1 74 5 人 ,
均 1 7 9 亩 , 人 均 0 42 亩 ; 雇 农 2 5 24 户 、 7 7 6 8 人 , 2044 亩 , 户 均 0 8 1 亩 , 人
.
.
.
均 0 2 6 亩 。 其 他 劳 动 者 ( 渔 民 、 手 工 业 ) 209 5 0 亩
. 。
封建剥 削 方式
地 租 剥 削 明 清 时 期 地 租 高 达 收 获 量 一 半 。 民 国 时 期 地 租 分 3 种 : 随 年
业 主 佃 户 各 得 其 半 称 分 租 ” ; 不 分 收 成 多 少 , 预 定 租 谷 称 包 租 ” , 租
“
“
岁 丰 歉 ,
额 每 亩 5 0 ~ 1 5 0 千克 不 等 ; 一 年 之 前 预 收 佃 户 银 钱 称 便 田 ” 。 佃 户 将 业 主 田 转
“
他 人 耕种索取 租 金 称 田 脚 ” , 亦 称 小租 ” 。 民 国 1 5 年 ( 1 9 2 6 ) , 政 府提 出 “ 二 五
“
“
减租 ” , 未 实 行 。 境 内 寺 院 土 地 改 三 七 五 分 租 ( 租 额 3 7 5 % ) , 地 主 土 地 未
“
”
.
减 。 农 民 所 得除 种 子 、 耕 牛 、 农 具 、 肥 料等 费 , 所剩 无 几 , 往 往 放 落 沙 尖 (割
“
稻镰 刀 ) 断 口 粮 ” 。
雇 工 剥 削 佃 农 破 产 后 多 作 佣 工 , 靠 出 卖 劳 力 度 日 。 长 工 年 工 资 折 稻 谷
500 ~ 1 000 千 克 ; 包 月 工 月 工 资 大 米 7 5 千 克 ; 农 忙 临 工 日 工 资 大 米 4 ~ 5 千
克 ; 以 工 抵 债 日 工 资 大 米 0 7 5 ~ 1 5 千克
. . 。
高 利 贷 剥 削 穷 人 借 债 月 息 3 ~ 5 分 。 遇 歉 收 , 佃 户 向 地 主 抛 青 苗 ” , 农
“
至 早 稻 登 场 归 还 稻 谷 1 00 余 千克 不 足 两 月
历 四 五 月 借 番 薯 丝 1 00 千 克 , , , ,
暴 利 剥 削 5 0 % 以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