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6 - 普陀县志
P. 446
捻 机 。 1 9 74 年 , 朱 家 尖 乡 庙 跟 、 东 沙 , 芦 花 乡 里 山 、 塔 岭 下 , 展 茅 乡 干 施 岙 ,
桃 花 乡 茅 山 等 大 队 使 用 成 套 初 制 茶 叶 机 。 至 1 9 8 2 年 初 制 茶 厂 2 1 个 , 茶 机 7 6
台 。 1 9 8 0 年 , 芦 花 乡 筹 建 芦 花 精 制 茶 厂 ” , 翌 年 投 产 , 1 9 8 2 年 转 与 县 土 产 公 司
“
联 营 , 年 产 能 力 1 5 0 吨 。 1 9 8 6 年 精 制 茶 叶 1 2 3 吨 , 产 值 7 1 万元 , 出 口 1 0 5
吨 , 销 美 国 、 加拿 大 、 新 加 坡 、 香 港 等 国 家 、 地 区 。 是 年 与 省 内 3 0 个 茶 厂联 合
生 产 珍 眉 绿 茶 , 获 第 二 十五 届 世 界 优 质食 品 评选 会 金 质奖 。
”
“
名 茶 清 《 康 熙 · 定 海 县 志 》 载 : 茶 产 桃花 山 者佳 ” , 普 陀 山 白 华 顶之 茶
“
“
与 莲 同 为 贡 品 ” 。 民 国 4 年 ( 1 9 1 5 ) , 黄 杨 尖 芽 茶 获 美 国 巴 拿 马 赛 会 三 等 奖 。
普 陀 山 林 场 、 桃花 公 社 茅 山 大 队 茶 场恢 复 试 制 普 陀 佛 茶 ” 1 9 79 年 邀
“
1 9 7 8 年 , 。
江 苏 茶 工 传 技 , 后 仿 碧 螺 春 形 制 佛 茶 。 1 9 84 年 桃 花 乡 茅 山 村 所 产 普 陀 佛
“
“
”
茶 ” , 参 加 省 名 茶 品 比 会 , 评 为 省级 1 4 种 名 茶 之 一 , 1 9 8 5 年 5 月 获 省 农 业 厅 颁
1 9 8 6 年全 县 产 普 陀 佛 茶 6 3 千克
“
”
发 《 名 茶 证 书》 。 。
第 二 节 水 果
元 代 起 已 有 果 树记 载 , 数 量 不 多 , 除 桃 、 李 、 梨 、 杨 梅 成 块 套种 , 多 农 户
房 前 屋 后 零 星 栽 培 。 1 9 50 年 , 按 株 数 折 算 面积 1 5 70 亩 , 产 水 果 200 吨 。 1 9 7 9
年 果 树 1 9 2 6 亩 , 总 产 494 4 5 吨 。 1 9 8 5 年 5 3 2 1 亩 , 总 产 8 2 2 吨 。 1 9 86 年 , 调
.
整 产 业 结 构 , 新 建 果 园 64 5 5 亩 , 总 面 积 1 1 7 7 6 亩 , 产 1 0 1 7 吨 。 果 树 种 类 2 1
种 , 品 种 20 0 多 个 。 其 中 柑 桔 占 水 果 面 积 70 % , 桃 1 3 2 % , 杨 梅 7 % , 李
.
4 % , 梨 2 5 % 。 主 要 分 布 双 塘 、 龙 山 、 峤 头 、 台 门 、 桃花 、 朱 家 尖 、 西 岙 、 展
.
茅 等 1 4 乡 镇 。
柑 桔 昔 仅 庭 园 栽 植 柚 类 。 1 9 5 7 年 引 入 温 州 蜜 柑 、 金 柑 , 产 量 甚 少 。
1 9 7 7 年 柑 桔 1 9 7 亩 , 产 4 9 5 吨 五 星 公 社 黄 岸 头 、 小湖 公 社 苍 洞 涂
. 。 1 9 7 8 年 ,
地 试 种 温 州 蜜 柑 90 亩 。 1 9 8 3 年 柑 桔 1 5 40 亩 , 总产 20 吨 。 1 98 6 年 82 26 亩 , 总
产 6 6 2 吨 。 其 中 山 地 24 1 1 亩 , 涂 地 1 8 7 7 亩 , 棉 地改 种 3 5 5 3 亩 , 其 他 3 8 5 亩 。
1 00 ~ 20 0 亩 1 2 个 50 ~ 1 00 亩 1 4 个 。 品 种 温 州 蜜
建 成 2 0 0 亩 以 上 桔 场 8 个 , ,
柑 占 9 2 5 % , 金 柑 6 8 % , 橙 、 柚 少量 。 主 要 病 虫 害 有 红 蜘 蛛 、 锈 壁 虱 、 矢 尖
.
.
蚧 、 潜 叶 蛾 、 咀 壶 夜 蛾 、 星 天 牛 及 疮 痂 病 、 炭 疽 病 等 。
双 塘 桔 场 。 位 双 塘 乡 跃 进 塘畈 涂 地 。 1 9 7 8 年 1 0 月 8 村 联 合 筹 建 , 1 9 8 1 年
设 1 4 分 场 固 定 1 94 人 , 面积 9 5 1 亩 , 产 桔 3 9 8
转 乡 村联 办 , 。 1 9 8 6 年 转 乡 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