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普陀县志
P. 63
总 述
普 陀 县 位 于浙 江舟 山 群 岛 东 南 部 。 由 舟 山 岛 东 部和 620 余 个 岛 、 礁组成 。 总
面积 6730 平 方 千 米 , 其 中 陆 地 3 8 6 6 平 方 千米 。 4000 多 年 前 新 石 器 时 代 境 内 就
.
有 人 类 生 息 。 唐 开 元 二 十六 年 ( 73 8 ) 后 , 历 属 翁 山 县 、 昌 国 县 ( 州 ) 、 定 海 县
( 直 隶 厅 ) 。 1 9 5 3 年 4 月 析 建 普 陀 县 。 1 9 5 8 年 1 2 月 并 入 舟 山 县 , 1 962 年 6 月 复
1 9 86 年 有 5 区 29 乡 。 人 口 3 1 28 73
置 。 、 3 镇 、 。 县 治 沈家 门 镇 。
丘陵 占 陆地 面积 67 % , 平 原 占
境 内 岛 屿 从西南 向 东北分 布 , 大 多在 西南 部 。
陆地面积 3 3 % 。 最 高 桃花 岛 对 峙 山 , 海 拔 5 39 7 米 。 海 岸 多海蚀 风 化 地貌 , 岸线
.
曲 折 , 滩 涂 遍 布 。 港 口 、 港 湾 、 水 道 众 多 。 气 候 温 暖 湿 润 , 光 照 充 足 , 雨 量 充
沛 。
自 宋 始 , 历 代都 设 军 驻 守 。 普 陀 人 民 长 期 与 内 外 敌人 和海
普 陀处 国 防 前 哨 ,
上风浪搏 斗 , 性格豪 爽 , 富 有 反 抗精神 和 革命传 统 。 明 、 清 时 , 民 众奋 起抗击倭
寇 和 英 国 殖 民 者 入 侵 。 1 9 2 7 年 始 ,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下 , 组 织 工 农 开 展 革 命 斗
30 年 代 六 横 岛 万 民 暴 动 , 反 对 土 地 陈 报 等 苛 税 杂 捐 , 沈 家 门 勾 山 、 芦
“
”
争 。 、
花 、 展 茅 等 地数 千盐 民 开 展 反 对 产 盐 归 堆 苛 征 盐 税 斗 争 。 在 日 本侵略 军侵 占 期
”
“
间 , 定 (海 ) 象 ( 山 ) 游 击指挥部第 五 大 队 等 抗 日 武 装 与 人 民 一 起进 行 抗 日 武装
斗争 , 打 击 日 伪 反 动 势 力 。 解 放战争时 期 , 舟 山 群 岛 游击 支 队 和 东海 游 击 总 队转
战境 内 , 为 保卫人 民 利 益作 出 重 要贡献 。
普 陀 列 长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 沿 海 要 冲 , 背 靠 宁 波 、 杭 州 、 上 海 等 大 中 城 市 ,
面临辽 阔 海 洋 , 地理 条 件独特 , 具有 五 大 自 然 资 源 优势 , 被誉 为 东 海 明 珠 ” 。
“
海 岛 渔 都 普 陀 为 全 国 最 大 渔 场 — — 舟 山 渔 场所在 地 。 捕 捞 海域 以舟 山 渔
场为 中 心 , 北连 长 江 口 、 吕 泗 、 大沙 直 至 黄 渤 海 渔 场 ; 南 至鱼 山 、 温 台 、 闽 东 直
至海 南 渔 场 ; 东 有 沙 外 、 江 外 、 舟 外 、 鱼 外 、 温 外 、 闽 外 等 渔 场 。 再 向 外 伸 展 ,
可 进入 外 海和远 洋捕 捞 。 舟 山 渔 场 及 周 围 海域 , 系 沿 海 鱼 类 最 大 集群 区 , 渔 业资
源丰富 , 有 鱼 类 300 余 种 , 蟹 类 50 余 种 , 虾 类 30 余种 。 捕 捞历 史 悠 久 , 规模 宏
大 。 海 洋捕 捞始 于唐 。 至今 拥 有 渔轮 ( 含部 、 地属) 1 30 余艘 , 机帆渔船 3 600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