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50
38 | 石梁纪
的书房称为归云轩。他同许多外地朋友眉飞色舞地说
起王羲之跟随白云先生学习书法的故事。他整天看旭
日升起,风吹树叶,白云飘过山冈。拜谒王羲之墨池,
爬黄经洞,去白云先生的灵墟,自然感触很多,在林
场宿舍里,他不论寒暑,整天面对纸墨笔砚。乐趣多
多,即使冬天大雪封山,冰挂屋檐,他呵热冻得通红
的手指,呵软冻得梆硬的笔头,经年不辍,终于形成
自己的书艺风格。我与他走在华顶杜鹃林,看那些老
树虬枝,扭曲宛转,犹如书法笔韵,在冰雪时节,黑
白分明,能看出许多飞白。
陈益民住的宿舍在林场葛玄茶圃的下面,现在
有一个新建的永字碑亭,与归云亭面对,亭前面几棵
老树已经干枯,树干上有虫子爬过的痕迹,如镂刻一
般,宛如金文汉隶。而华顶寺无见先睹禅师的墓塔对
面,有一个小池,池水黝黑,是因为生长着很多藻类
的缘故。但当地人说,这是王羲之用来洗笔的墨池,
这池水是王羲之的墨染的。
国清寺里的独笔鹅,相传王羲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名逸少,山东
之在华顶写了一半,另一半由天台 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
曹抡选所书
“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未到
天台之前,王羲之写《黄庭经》,空中有话传来:“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
天台丈人也!”王羲之问长者仙号现居何地,“天台丈人”微微一笑,“灵墟山
上一朵云”,就如云一般飘走了。于是王羲之沿着石梁道而上,到灵墟山拜其为师。
“天台丈人”即白云先生。姓许,名紫真,也叫玄度(元度),他整天与山
中白云为伍,餐霞、服雾、茹芝、炼丹。王羲之谦恭地请白云先生指教,他就提
笔在纸上写了个“永”字,还告诉他“永”字点、横、竖、钩、折、撇、挑、捺
八法的笔诀,“练好永字八法,书艺必定大有长进。”
王羲之从白云流动中,悟出了永字八法,也把兰亭序中的二十几个“之”字
写得各不相同,出神入化,神韵盎然。白云先生养了几只白鹅,让它们游在池中,
王羲之从鹅蹼划动中,悟出执笔用笔的奥妙。
墨池的碑文是国家林业局的赵学敏写的,边上有雕塑,表现王羲之学习永字
八法的情景,墙壁上镌刻的是王羲之的《白云先生书诀》: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 , 而未善也 , 书之气 , 达乎道 , 同混元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