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9 - 《鹿城区志》
P. 649
. 54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二十三 商 业 . 541 .
生产,成为浙江两大土糖品种之一。民国初年小南 出售旱烟丝。二十七年,温州首次进口外国卷烟。
路一带出现元通、日丰、源源、裕兴、元丰等 10 民国元年(1912)上海英美烟公司在馒头巷(今鼓
家糖行,抗战前夕形成行业,抗战后期逐渐衰落。 楼街)开设香记烟公司,由五味和老板代理经营。
第五节章药章店
境内甘蔗种植很少,靠瑞安、平阳、永嘉、乐清糖 4 年,北洋政府推行“官督商销”烟酒公卖制,温
厂供应土糖、机制糖,白砂糖、赤砂糖从福建及台 州设立烟酒公卖分局,下设公卖栈,代为经理,烟
湾等地调入,1951 年从原苏联进口白砂糖,供应市 草商不得私买私卖。 清康熙九年(1670),宁波人叶心培在西门创 中西药连锁经营商店字号。总店经营中西药、保健
场。1952 年土糖、机制糖、砂糖、白糖均由国营公 民国 19 年(1927)后,国产烟输入量逐渐增加, 建同仁堂,经营中药配方零售,兼制丸散膏丹。清 品 5000 余种,经营面积 500 多平方米、职工 42 人、
司和供销合作社经营,私营糖行逐渐消失,1955 年 境内经营国产烟有南洋、福昌、华成、中和等 20 雍正年间(1723 ~ 1736)兰溪人金氏,在曹仙巷 2003 年销售额 2336 万元。
实行计划供应,1980 年敞开供应,同年下半年糖源 家公司和商号,主要销售上海产美丽、金鼠、白金 开设“金源亨药行”,专营温州地产药材。乾隆五
转紧,又恢复凭票供应,1985 年 4 月起敞开供应。 龙和宁波产壶牌等卷烟。民国 20 年~ 27 年(1931 年(1740),兰溪诸葛镇人诸葛石柱,在“金源亨
至 2003 年,糖类供应均由市场调节,货源丰富, ~ 1938),福建汀州等地烟丝商行及闽籍制烟工 药行”内设“集丰药栈”。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
价格平稳。 人 100 多人租用天妃宫、保生宫、新宫等殿宇,刨 ~ 1874),药业迅速发展,各地来境内经营中药
制广东皮丝,运销外地。 材渐多,相继有叶三宝、乾宁斋、大生堂等多家
ࣵᅣြ 1953 年成立温州专卖事业支公司,实行卷烟 药店开业。
境内酿酒历史悠久,清道光 20 年(1841)出 包销,停止私营卷烟批发。1956 年,建立 6 个合 清末民国初,同仁堂等 16 家大户,组成“集
现广和酱园,同治年间有公和酱园,至民国,先后 作中心店,74 个合作小组,卷烟销售量 8723 箱。 成会”,后改称同益会,对外称“药业公所”,负
又开设同昌、乾和、长春、同人和、万和、大兴和、 20 世纪 60 年代,中华、牡丹、红双喜、前门、美 责处理同业事务,管理“药王庙”(丁字桥巷)庙产。
谷同春、瑞星等,都是酿造业中的大户,称为“十 丽、红金、飞马、西湖等卷烟始凭票供应。70 年代, 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为“药王庙”庙会,祭拜药
家园”。 随着卷烟工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烟丝销 王爷(神农氏)、唱戏、吃会酒 3 天。
1951 年国家实行酒类专卖买,由批发商或供销 量锐减。80 年代,卷烟消费进一步向高档次发展, 西药源于清末宣统元年(1909 年),外籍海和 老香山药店五马街店(2003 年) 马耀林 /
社代理批发,零售商店凭票供给。1978 年后,酿酒 名优烟供不应求,黑市交易猖獗,牌市差价悬殊。 德曾来温经营奎宁、阿斯匹林等西药,温州人陈益
工业迅速发展,市场供应日趋缓和,敞开供应。20 1987 年 5 月,中国烟草公司确定温州试行放开名 卿在府前街首设“中法药房”,随后华英、普益、
ွಥถူӬḤ
世纪 80 年代,消费趋向多样化、高档化,散装黄酒、 优烟价格,实行市场调节。1989 年卷烟敞开供应, 中英、同济、百亨、五洲(新)等药房相继开业,
清康熙九年(1607),由宁波慈溪籍叶心培创
白酒饮用量日益减少,瓶装酒、特别是啤酒和名优 全区年卷烟销售量 3.8 万箱。90 年代后,卷烟经 形成了西药行业。
立“叶同仁堂药栈”。1956 年,公私合营成立温州
酒需求不断增长,甲烧、汗酒、老酒汗等地产白酒 销权限放宽,个体户均可经销,市民消费主要品 民国年间,药业又有新发展,大小药店,遍及
国药联合制药厂,1995 年发展为海鹤集团。2001 年
和茅台、西凤、汾酒、竹叶青、味美思等名优酒畅销。 牌以中华、利群、新安江、大红鹰等卷烟为主, 大街小巷,约 200 米的大同巷,就有药店 16 家。
叶同仁堂大药房在人民东路开业,面积 3000 平方米、
1985 年酒类商品放开经营,名优酒销势旺盛。 外国烟为“三五”,网点遍布居民区,货源充足。 1956 年,中西药业实行公私合营,中药材采购
职工 120 人,经营参茸燕窝、中西成药、中药配方、
市场开放后,一度假冒伪劣酒充斥市场,消费 2003 年,鹿城区卷烟销售 7.82 万箱。销售量 由温州医药材采购供应站供应。1957 年,中西药零
民间草药、药膳凉茶、精制饮片、营养补品、计生
者利益受到损害,1990 年 5 月实现专卖管理,整顿 最大的是雄狮、利群、新安江、大红鹰,省外烟有 售行业合并,成立中新(西)药总店。1959 年,温
用品、医药器械、医药书籍。便民服务有:名医坐诊、
城乡酒类市场,先后有茅台、五粮液、泸州大曲、 中华、芙蓉王、白鲨、红河、云烟、中南海等 50 州市医药公司成立,境内中、西药供、采、销均由
购药咨询、小病撮药、代客煎药、电话购药、上门
古井、郎酒、汾酒、剑南春、双沟、董酒、西凤等 多个品种。 医药公司及管属商店负责。
名酒在境内国营商店(商场)设特约经销点。9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始,零售药业逐渐放开,批发
代后,酒类全部进入市场调节,由于消费市场活跃, ႂᅣਘ` 仍由温州药材商业公司经营。1999 年,温州医药商
吸引了全国酒类企业,在境内设立各类总经销、总 20 世纪 80 年代前,市场饮料以汽水、汽酒(水 业集团组建,17 家中西药零售商店统一冠名“老香
代理。至2003年啤酒是主要消费酒类,以双鹿、百威、 果型)为主。此后,随着农产品加工业不断进步, 山连锁店”。2003 年,全区拥有药店 140 家,年销
青岛三大品牌销量最大;葡萄酒主要有王朝、长城; 产品日益丰富,品牌也呈多样化。2003 年市场主要 售额达 3000 万元。
白酒有五粮液、茅台、古井、竹叶青与永嘉产的乌 饮料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旺仔、
牛酒等。2003 年烟酒类批发、零售贸易总额为 2.58 伊利、蒙牛、光明等牛奶、农夫山泉、娃哈哈等矿 ཐူḤḤ
亿元。 泉水、王老吉、茶和果汁等饮汁。 属医药商业集团连锁企业,总店坐落于五马街
168 号,系清同治七年(1868)由李蔚创办,是一
ᅣҤ ᄖࠊြ 间具有 135 年历史老店。该店注重信誉,口碑良好。
叶同仁堂药城人民路店(2003 年) 马耀林 /
清光绪七年(1881),境内出现万同兴烟丝店, 1951 年,境内杂货店遍布大街小巷,主要经营 1997 年“老香山”商标成为温州医药商业集团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