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369

· 354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二          · 355  ·






 振叔在奉常,日怀东归,至是决请于朝,得直显谟阁守东阳,将行,以安人行  其大旨。不幸疾且革,事皆有治命云。是可铭。铭曰:
 状授余,请铭其墓。余闻安人贤旧矣。又闻其临绝之言如是,是益可铭。铭曰:  妇罔攸遂,惟生有从。无索而昌,则繄其躬。欲知其人,勿视其它。盍视
 心孰为在,莫知其乡。谁其索之,知诟皆亡。有索何获,无在奚安。四辟  其夫,其助伊何。克成厥家,盍视其子。虽厚于仁,而教以义。懿实则备,允
 六通,而莫控抟。婉婉安人,闺壸之懿。琅琅绝音,识此大事。安人之贤,君  乂而和。有炜斯铭,以永不磨。
 子之视。我用是铭,昧者之惎。
             宋故焦山长老普证大师塔铭为傅国华作
 宋故尚书吏部员外郎郑公安人钱氏墓志铭
                  师名法成,秀州嘉兴县人,姓潘氏。自为儿时,谨重不敖戏。常夜行失道,

 安人姓钱氏,吴越武肃王之子曰广陵王元璙,为中吴军节度使,死葬吴,  有僧异相,携置空舍若佛寺者,黎明则资圣禅院也。主者惊问状,更叹异之,
 因家焉。其孙曰喆,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赠太常少卿。有子曰中孚,以集贤殿修撰,  皆曰:“是子当为佛法中人耳。”十七出家,事本觉法真守一禅师,落发受具戒已,
 为梓州路计度转运使、赠中散大夫。中散之子曰承,为通州军事判官。安人,  即从一公问安心法,参究累年,至忘寝食。去之四方,初抵庐山罗汉英公执侍。
 通州之仲女也。年十八归同乡郑公绛,后仕至尚书吏部员外郎,封夫人桃源县君,  久之,历东林、觉照、泐潭、真净、翠岩、新沩、山喆、云盖,本夹山龄公之
 改封安人。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一日,以疾终于吴郡里第,享年五十九。男曰作  室,盖十有九年。最后至随州大洪山。时芙蓉道楷禅师道誉闻天下,师亲炙累
 肃,奉议郎前镇江府府学教授;曰作乂,从政郎光州定城县令;曰知章,早卒。  月,根尘迥脱,大用现前如朗月,空了无证取,于是命师唱导,西堂衲子接迹

 女七人,亦皆早卒。孙男,曰烈、曰勋、曰然、曰熊、曰照、曰庶。孙女三人。  楷公,他日叹曰:“会禅者多,悟道者少,吾宗不坠,是子亲得矣。”会芙蓉师
 以九月二十七日,合葬安人于吏部之墓,实吴县长洲乡龙馆山之原。  住持净因师从以来,助扬佛化,如大洪时。大观元年,始从汝州之请,传法香
 前期以状来求铭曰:安人幼则秀悟,父母早世,能自力,女功事闲,则学  山。政和二年,诏以师住持左街净因禅院。时楷去未几,德范在人,而师之名
 书诵诗。归郑氏时年尚幼,皇姑太宜人吴氏御家严,安人侍起居惟谨,无故未  称固已高远,士夫缁素,望风信仰。由净因住潭州大沩密印、道林广慧、韶州
 尝去左右。太宜人寝疾,安人尝药饵不解衣者半年,宗族称其孝。吏部为吏敏  之南华宝林、镇江焦山普济,所住皆天下名刹。师解装敷坐,无所施为,而山
 明,驭黠吏如束湿,持身廉。安人主中馈加御名重,日市所应入,不使有锱铢  林增重,四象云集矣。建炎二年二月,方退居东归。壬寅舟次无锡,晚与门人
 分寸嬴余。家素贫,有不给,未尝以为言,盖处之裕如也。二子长就学,安人  持者经行河滨,顾瞻山川,从容乐也,夙兴盥颒,易衣而坐,如入三昧,即示

 教督如严师。吏部一意公家事,少暇日,往往从安人授句读。后作肃登进士第,  灭云,实二月二十五日也。嗣法弟子韶山长老慧能适在平江,与比丘信士具威
 作人预荐书,皆好学自持,安人之训为多。其治家,要以勤俭为本,积累为功,  仪迎致平江之能仁寺。郡人瞻礼如市,危坐三日,肤色莹泽,俨然如生。乙巳
 其所经画皆中理。门内事,吏部未尝知,亦未尝问也。吏部赴官陕右时,贫不  入龛。越三月庚寅,茶毗于闾门之外,送者万计。薪尽火灭,得五色舍利不可
 能具行装,安人适遇其姊京师,持金币遗之甚厚,安人不启封,谢其赐而归之,  胜数,骨色珂雪,僧俗争取顶戴供养,至不可遏。其徒亟奉师灵骨舍利归焦山
 退而曰:“身受姊之赐,固何以全吾夫之廉?”二子浸长,吏部为求昏,必于  之南馆,以是月己酉,建塔于石公山之阳。师报年五十八,僧夏四十一。嗣法
 安人族党,曰:“庶几耳熟安人所为以为法。”后得安人一甥一侄昏焉。安人戒  弟子法云等十有五人,受业弟子思御名等一百四十人。其徒以余宿与师游,以

 之曰:“室家之阋,率常生自妇人。其念母训,谨妇事,毋以我故怠。”吏部丧,  铭为请,义不得辞。
 外除,二子出仕,安人每以吏部为吏所施设者教之,内益整齐,其家小大肃雍  余尝论之,自菩提达磨初入中土,传无所传,唯一心法,六承而后,代有
 无敢慢,日诵佛书有常,课己则萧然危坐。时以古诗授诸孙,间阅图史,略知  宗师,云门、正真、临济、慧照、洞山、悟本皆出大鉴,如师子吼,无异音声,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