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4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374

· 360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三           · 361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三                                                                                       又与之有故,是宜铭。铭曰:

                                                                                                                  是惟意公之塔,云壑萦带,莲峰秀发。风林演唱,山谷响答。师曾不忘,
                                                                             信安程俱                             常说妙法。


                                                                                                              朝散大夫行尚书司封员外郎致仕毛公墓志铭
                                             墓铭四
                                                                                                                  建炎四年秋,有旨召朝散大夫毛随诣行在,所尚书下衢州趣为驾。既至,
                                                                                                              始见政事堂,陈天下利害,慷慨明白,有言动听。先是,虏比岁大入。是年春,

             衢州开化县龙华院意上座塔铭                                                                                    猖蹶至东南并海郡,回留兵淮南,须凉秋,示必渡。君言:按《汉志》,岁星所在,
                                                                                                              国不可伐。昔汤之元祀,岁星顺行,与日合于房。房心,宋、亳分也。周之兴
                  师名修意,字无言,开化人,姓魏氏,田家子。幼勤恪不欺,不事敖戏                                                             也。武王还自盟津,至于丰。明年,岁星顺行,与日合于柳,建留于张,其分
             年。十五受业于龙华传教师道圆,后七年削发受具戒。圆稍授以天台章句,未                                                               实河洛之墟,故武王定鼎洛邑,而周公迄营成周。今年冬,岁星当躔于斗,岁
             几已能贯习,益纵之,游学他郡,凡名师哲匠皆从之隶业焉。居数年间,有传                                                               主福德。斗,吴越之会,盖与商周之事略同。天其或者将厌乱而兴宋乎,虏不
             正法眼藏出世间了生死者,弃所习,往从之。初入天童齐公之室,后至新定之                                                               南渡矣。然敌人进退,本不足言,自古御戎上策,莫先自治。今六军在行日久,

             广灵。时佛印祖禅师道化方隆,师又入其室,刳心遗形,刮摩淘汰,晨夕不懈,                                                              岂无致果杀敌之心,在朝廷所以用之耳。为今日计,莫若保天险,增战备,权
             殆忘寝食,佛印器之。卒之能所两忘,尽得其奥。会佛印去广灵,里居士夫自                                                               宜都邑,不为轻动,以系四方之观听。则人心不揺,士气日壮,此孙武所谓恃
             江公人表皆请以师继其法席,师力辞,亟归开化灵山之故栖,盖去龙华十八年                                                               吾有以待之者也。因条上三策,所以措画之宜甚悉,已而诏以为尚书司封员外
             矣。结庵安居,名之曰安养。足不逾阈,修长忏者三年,以回向般若,施度有                                                               郎。明年春,有荐公材中御史者,方召对而君病矣。会余亦召至行在所,备官
             情。崇宁间,余上书罢吏太湖归乡邑,寓灵山寺之西轩,始识师。颀然众中,                                                               兰台,间至君舍问所苦。病浸剧,则每日一至其舍。君上气加肿奄奄息,仅属
             麻衣芒履,韵孤而貌寂,固异之。与之言,盖明道眼饱丛林者也。余方幽忧块                                                               言及天下事,辄奋髯扼腕,语吃吃不能尽意,则太息而止,不以后事一语属人。
             处,往往日至其庐,语必移晷,相对萧然,忘其身之穷而世道隘也。大观初,                                                               余未尝不悲其志而惜其病且死也。请老,诏以本官朝散大夫尚书司封员外郎致

             余迫于禄养,又出而求仕。是年冬,师亦复归龙华。其后,余归省松楸,必与                                                               仕,竟以绍兴元年四月己巳卒于越州大善僧寺之寓舍,年享五十五。季子叔度
             师会。绍兴二年春,余罢职西省归,而过师于龙华,则师病且衰矣。八年,余                                                               实从以丧归其家,将以某月某甲子葬君于其乡某山之原,来请铭。
             寓郡郊四年矣,师之弟子庆居以书来告,师以四月己卯晨起沐浴更衣,集众告                                                                   崇宁初,当国者取士大夫所上书,举为二籍。余与彦时在邪籍中,皆罢吏
             辞,趺坐奄然而寂。茶毗齿牙独不坏,散其徒,以谓真实无诳诞之所致云。寿                                                               归乡郡。彦时固邑子,至是始识面,与游欢甚。时年皆未壮,平居相与言,必
             七十九,僧蜡五十八。弟子庆居、戒月、妙辩、善信、希声,将以九月丁酉,                                                               天下所以治乱兴衰之概,与夫出处去就之宜,所从游,往往一世之豪。后十五年,
             奉师遗骨藏于寺之东南隅而建塔焉。庆居走余门,以铭为请。                                                                      上皇稍更政事,去泰甚,党禁少弛。余浸被收录为尚书郎,君才脱州县,因以

                  余惟师慧目既清,履行无玷,于教席为阿阇梨,而无鄙吝、封执、贡高之心,                                                          类进,得为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会二府三公相倾夺,思以不克绍述致
             能舍有为而从无学,于禅林为第一座,而未尝有几微营保社希利养之意。盖闻                                                               罪宰相者,出君,通判虔州。已而相以他罪罢,党事复缓,而北方兵起矣。余
             人巨刹请留而不顾,视世之释子贪浊狂乱,区区汲汲于权利之间者,岂不贤哉。                                                              知君最深,其出处又如此,是安得辞?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