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8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378
· 364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三 · 365 ·
因留家不去。公生挺特,幼为文见称乡长者,长则端敏,涵养滋大,乡贡为第一。 发也。铭曰:
试礼部不第,即弃去。吴下有田一廛,公与其弟躬出入耕获,凡衣食之具,一 猗欤!方公行峻而礼恭,从人而志独,学该而守约,吴越之瞻也。一介不
毫必自己力,间则读书,非苟诵其言而已。也至于黄帝老庄之书,养生为寿者 以与人,非以为俭,一介不以取诸人,非以为廉也。盖妄取害于义,妄与害于
之说,其户庭堂奥、根源派别,无不知其所操之要,则曰:无为而已。于西方 仁,造端于取与之微,而贤否之分不容发,故君子于此,若是其严也。古之人
别传,得其大指不数。为人剧谈,平居视之,犹欺魄木鸡也。及其论议古今道 有眇六合以为隘,捐一瓢以为烦,是以遁世绝迹,穷苦其身而不悔,故独善济
理,穷核至到,确然莫能移。然常以雅道自娱,一篇出,人传诵以熟。舒王以 物,不可得而兼也。虽位三旌马千驷,吾知其不以烦浊易安恬也。之人所以怀
知制诰卧钟山得其诗,以谓精诣警绝,元、白、皮、陆有不到处。方元丰元祐 宝不试,宁老死而伏嵁岩也。
间,公贤益闻,以韦布之士,闭关陋巷,躬行不言,而孝友清介之风,隐然称
东南。时朱先生长文隐乐圃,二人皆以学术为乡先生。士之往来吴下者,至必 江器博墓志铭
礼于其庐。朱公晚起,为太学博士,卒三馆。公后死三十年,然世终莫得而挽
也。元符初,孙集贤杰以郎官使淮浙,风采震慑州郡,入境遣从事问讯且邀见, 江公讳大方,字器博。江氏为信安望族,家世群从皆以业儒起家。大理评
公辞焉。孙公至苏即日造公门,归荐诸朝,虽知公之不可以吏也,以谓善人国 事讳相者,公之考也。器博,少多病,即从父兄丐其身,求异人方士问卫生养
之纪人之望也,庶几旌善人以风士类乎,辄报闻罢。崇宁中,诏举遗逸,蒲轮 性之说,学鼓琴、隶书,有能名,精于是技者皆推下之。筑室钱塘西湖上,间
走四方,二浙特起无虚郡。吴以公应诏,人以为处士之雄也。复报闻罢,时宰 奕棋以自娱。士之萧散旷达者,行李出于钱塘,往往从之游。中年生计益落,
相皆公故人,岂意其不可以起也,弗强焉。崇宁某年,有司举贡籍以年格应补 弃所居,归故乡。然浮寓去来,不能土着。故人与之厚,欲经纪其衣食者,遇
军州助教者,就赐敕牒袍笏于其家。公得兴化军助教,命且至,或 之曰:“是 辄死徙忧患,否则以事去官。器博游益困,客吴中,无所遇。故延康殿学士信
其志,视轩裳珪组亡如也,何助教云,是必辞。”公曰:“君命也。”拜受唯谨。 安侯兄弟以乡里旧,以其兄彦楚之子妻其子参,留家南徐,居有庐,月有馈。
公长不逾中人,貌古骨强,目光如冰。居亲侧洞洞属属,兄弟訚訚如也,交际 公以是少休。宣和二年九月二十日,以疾终于家,享年七十七。
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岁时祭享,自涤除水火之役身先之,盖至老不变。闾 器博姿淳壹,与人无町畦,口不道世,故众座谈说是非如不闻,亦不省顾。
里庆吊,每先众人。其酬应曲折,虽小夫孺子,如见所畏者,至于王公贵人去 尝为余言,少遇道人,授以内丹诀,当立静以月日时下,不以毫发累心,养之数年,
就疏数,或见或不见,皆有辞,非苟然者。或曰:公信无求于世矣,何自苦为 庶有成。今日有饥寒迫,未可也。余叹曰:“公且老,岁月逝矣。使我得官南徐,
是拘拘者耶。呜呼,是所以为方子已矣。夫以亢为高,以随为通,以放为达, 治一室,如公言,为任衣食,事丹幸成,其授我诀。”明年,余得倅镇江,私
以无忌惮为果,其似而非,譬之蛙紫也,足以眩盲聋,而不可以欺娄旷。且仁 喜曰器博之言庶有合乎。未到,有改命。后五年而公卒。参为余言,公病即不食,
与礼,君子所不可斯须离者也,而谓处士可以去之乎。 喜饮水,曰:“吾梦游三茅,甚乐。”其死,顶热如火云。公有六男一女,曰某
公初年四十无子,其弟有子,以谓吾先人有后足矣,即屏居于外。平生深 某某某与女子先卒。曰参,曰履,以十一月五日葬公丹徒县釜鼎山下。铭曰:
于诗,遇得意欣然忘食。中年忽若有所不乐者,因绝笔不道。夫卓绝之行,可 不昏若可以无累,不宦若可以为高。绝学捐书,以游以遨。若可以度浊世,
能而常因循于所,易死生之决有不顾,而不能忘怀于嗜习。余于此知公之刚果 而解天弢。而卒以不遭,釜鼎之南,郁然三茅。其藏者形存,其梦者神交。岂
绝人矣。公预知死期,期至不乱,丧葬皆有治命云。集其诗文为五卷。母赵氏, 大块于此息夫子之劳乎?
参知政事文安公安仁之女。继母王氏,封长寿县君,宣州观察使得一之孙。妻
建安吴氏。公之葬合诸吴氏之圹。二女,长嫁郏杰而卒,季嫁乐圃先生之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