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15

· 110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九          · 111  ·






             事已,因语蜀事,文康曰:“臣在蜀时,有告戍卒反,乃执而斩之于营门,遂
 王参政         无事。”简肃曰:“臣在蜀时,亦有告戍卒反者,叱出之,亦无事。”并《湘山野录》。


 王参政化基兴国二年及第于吕蒙正榜,释褐,授赞善,知岚州。赵韩王学  吕文靖
 术平浅,议以骤进少年,无益于治,抽诏改淮幙。公叹曰:“不幸丞相以旧勋自恃,
 特忌晚进。男儿既逢明时,岂能事幕府,承迎于婉画之末乎?”抗疏自荐,表  景祐末,西鄙用兵,大将刘平死之。议者以朝廷委宦者监军,主帅节制有
 称真定男子。公尝慕范滂有揽辔澄清天下之志,遂撰《澄清五略》,皆切于时要。  不得专者,故平失利。诏诛监军黄德和,或请罢诸帅监军,仁宗以问宰臣吕文
 太宗壮之,曰:“化基自结人主,慷慨之士也。”亟用之,由著作郎、三司判官、  靖公,公曰:“不必罢,但择谨厚者为之。”仁宗委公择之,对曰:“臣待罪宰相,

 左拾遗,召试中丞补阙,知制诰。  不当与中贵私交,何由知其贤否?愿诏都知押班保举,有不称职者,与同罪。”
             仁宗从之。翌日,都知叩头乞罢诸军监宦,士大夫嘉公之有谋。
 狄武襄              二
                  庆历初,仁宗服药,久不视朝。一日,圣体康复,思见执政,坐便殿,促
 天圣五年,王文安公尧臣状元及第,释褐,将作监丞,通判湖州。是年,  召二府。宰相吕许公闻命,移刻方赴召,比至,中使数辈促公。同列亦赞公速行,

 狄武襄公青始投拱圣营为卒,晚年同入枢密院,武襄为使,文安副焉。并见《东  公愈缓步。既见,上曰:“久疾方平,喜与卿等相见,而迟迟之来,何也?”公曰:
 轩笔录》。      “陛下不豫,中外颇忧,一旦闻急召近臣,臣等若奔驰以进,虑人心惊动耳。”
             上以为深得辅臣之体。
 魏咸熙              三
                  吕许公夷简为郡守,上言乞不税农器。真宗知其可为宰相,记名殿壁,后
 魏咸熙,仁浦之子,性宽厚,任太仆少卿,累典藩郡。知杭州日,晨朝视事,  果正台席。燕肃为郡守,上言应天下疑狱,并具事节奏取敕裁。仁宗知其有仁心,
 掌舍卒挂油 中间帘钩上,正中其额,翻污冠绶,咸熙戒左右勿得辄言,使老  后至龙图阁直学士。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因莱州阿芸谋杀夫,以为案问,欲举
 卒亟还卧内,易衣巾而出。归朝大治酒具,宾友集馔,陈越中银扣陶器,僮仆  免所因之罪,主上决意用为辅相。自燕肃之说进,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数人,共举食案而前,相嘲诮,足跌,尽碎之。坐客皆失色,咸熙殊不变容,  之中,凡有奏疑,未始不免死。案问之律行,凡临劾而自陈者,皆得原减。所
 但令易它器,别具蔬果,亦不加笞责。人皆服其量,以为刘宽之比。  谓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东轩笔录》。


 薛简肃         李公择


 薛简肃公,天禧初,为江淮发运使,辞王文正公。王无他语,但云:“东  李常公择,少读书于庐山五老峰白石庵之僧舍,书几万卷。公择既贵,思

 南民力竭矣。”薛退而谓人曰:“真宰相之言也。”  之遗后之学者,不欲独有其书,乃藏于僧舍。其后,山中之人思之,目其居曰:
 二          “李氏藏书山房”。而苏子瞻为之记。
 王文康公、薛简肃公俱尝镇蜀,而皆有名。章献时,同为执政。一日,奏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