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29

· 124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一           · 125  ·






 资政举正以其少年高科,方得意于时,尽假以牙兵,当辔旌钺,导从呵拥特盛。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一
 祁公遇于通衢,无他路可避,乘款段,衣帽暗弊,二老卒敛马侧立于旁,举袖
 障面。新贵人颇恚其立马而避,问从者曰:“谁?”卒对曰:“大师相公。” 《湘                                    宋江少虞撰
 山野录》。
 三
 杜正献公为相,蔡君谟、孙之翰为谏官,屡乞出。仁宗云:“卿等审欲得郡,         名臣事迹
 当具所欲乞奏来。”于是蔡除福州,孙除安州。正献云:“谏官无故出,终非美事,
 乞且如旧。”上可之,退书圣语。时陈恭公为参政,不肯书,曰:“某初不闻。”

 正献惧,遂焚之,由此遂罢相。议者谓正献当俟明日审奏,不当遽焚其书也。  元大参
 正献言,始在西府时,上每访以中书事。及为相,虽中书事,不以访。公因言,
 君臣之间,能全终始者,盖难也。苏子瞻云。 《东轩笔录》。  大参元厚之公,成童时,侍钱塘府君于荆南,每从学于龙安僧舍。后三十年,
             公以龙图二卿帅于府,昔老僧犹有存者。引旌钺访旧斋,而门径窗扉及泉池钓
             游之迹,历历如昨。公感之,因建一巨堂,榜曰“碧落”,手写诗于堂。诗有“九
             重侍从三明主,四纪乾坤一老臣”,及“过庐都失眼前人”之句,虽向老,而

             男子雄赡之气,殊未衰歇。未几,果以翰林诏归为学士,俄而又参熙宁天子大
             政,真所谓乾坤老臣也。其堂遂为后进之大劝。见《湘山野录》。


             冯文懿


                  仁庙初纂临,升衮冕,才十二岁,未能待旦,起已日高。时明肃太后垂箔拥佑,
             一日,遣中人传旨中书,为官家年小起晚,恐稽留百官班次,每日只来这里休。

             会首台丁晋公适在药告,惟冯相拯在中书,覆奏曰:“乞候丁谓出厅商议。”殆
             丁参告,果传前语,晋公口奏曰:“臣等止闻今上皇帝传宝受遗,若移大政于
             佗处,则社稷之理不顺,难敢遵禀。”晋公由此忤明肃之旨,复面责同列曰:
            “此一事诸君实时自当中覆,何必须候某出厅,足见顾藉自厚也。”晋公更衣,
             冯谓鲁参曰:“渠必独作周公,令吾辈为莽、卓,乃真宰存心也。”初,寇忠愍
             南贬日,丁当秉笔,谓冯相曰:“欲与窜崖,又异涉鲸波,如何?”冯但唯唯,

             丁乃除拟雷州。及丁之贬也,适当冯相秉笔,谓鲁参曰:“鹤相始欲贬寇于崖,
             尝有鲸波之叹,令暂屈周公涉鲸波一巡。”竟窜崖。 《湘山野录》。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