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51
· 14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三 · 147 ·
驾将出,以此探朝廷之意耳!何其小哉!”上曰:“何以答之?”公曰:“止当 八
以微物轻之也。”乃于岁给三十万外,各借二万,仍谕次年额内除之。契丹得 上出《喜雨诗》示二府,聚看于上前,公袖归,因谕同列曰:“上诗有一字误,
之大惭。次年,复示有司,契丹所借金帛二万,事属小可,仰依常数与之,今 宜进入改却。”王冀公钦若曰:“此亦无害。”钦若沮而阴有奏陈。翌日,上怒
后永不为例。 谓公曰:“昨日朕诗有误写字,卿等皆见,何不奏来?”公再拜谢曰:“昨日得诗,
五 未暇再阅,有失奏陈,不胜惶惧。”诸公皆再拜,独枢密马公知节不拜,且言曰:
寇公準在枢府,上欲罢之,莱公已知,乃使人告公曰:“遭逢最久,今出 “公欲奏白,而钦若沮之。”又曰:“王某略不自辨,真宰相器也。”上顾笑而抚
欲一使相,望同年主之。”公大惊曰:“将相之任,极人臣之贵,苟朝廷有所授, 谕之。
亦当辞,岂得以此私有干于人?”仍亟往白之,莱公不乐。后上议:“寇準令 九
出,与一甚官?”公曰:“寇準未三十岁,已登枢府,太宗甚器之。準有才望, 张徐公耆任马军都帅,被旨选兵,下令太峻,兵惧而欲为变。有密以闻,
与之使相,令当方面,其风采足以为朝廷之光。”上然之,翌日降制,莱公捧 上召二府议之。曰:“若罪张耆,今后帅臣何以御众?捕之则都邑之下,或至
使相告谢于上前,感激流涕曰:“苟非陛下主张,臣安得有此命?”上曰:“王 惊扰,尤为不可。”上曰:“朕亦此思之。”公曰:“累奉德音,欲任张耆在枢密
某知卿。”具道公之言。莱公出谓人曰:“王同年器识,非準可测。”公薨之时, 府,臣以苦未历事。今若擢用,使解兵柄,谋者自安矣。”乃进耆为枢密副使,
莱公不在都下,后入朝廷,白于上前,求奠,哀恸久之。公在相府,抑私远嫌, 诸帅递迁,谋者果定。上语辅臣曰:“王某善镇大事,真宰相也。”
类如此。 十
六 有卜者上封事,语干宫禁。上怒,令捕之,系狱,坐以法,因藉其家,有
王冀公钦若、陈公尧叟、马公知节,同在枢府。一日,上前因事相忿,上召公, 朝士往还书尺。上曰:“此人狂妄,果臣僚与之游从,尽可付御史狱案。”公得
公至,则见冀公喧哗不已,马流涕曰:“愿与王钦若同下御史府。”公乃叱冀公 之以归。翌日,独对曰:“臣看卜者家藏文字,皆与之算命选日草本,即无言
曰:“王钦若!对上岂得如此?下去!”上大怒,乃命下狱。公从容曰:“钦若 及朝廷事。臣记往年亦曾令此人推步生日星辰,其状尚存。”因出以奏曰:“果行,
等恃陛下顾厚,上烦陛下。臣居宰府,当行朝典。然观陛下天颜不怡,愿且还内, 乞以臣此状同问。”上曰:“卿意如何?”曰:“臣不欲因以卜祝贱流,累及朝臣。”
来日取旨。”上许之。公退,召冀公等切责之。上怒未解,冀公等皇惧,手疏 上乃解。公至政府,实时焚去,继有大臣力乞行,欲因而挤之。上令中使再取
待罪者相继以闻。翌日,上召公曰:“王钦若等事,如何处分?”曰:“臣晓夕 其状,公曰:“得旨,已焚去矣。”
思之,钦若等当黜,然未知使伏何罪?”上曰:“朕前忿争无礼。”公曰:“陛 十一
下奄有天下,而使大臣坐忿争无礼之罪,恐夷狄闻之,无以威远。”上曰:“卿 王沂公曾、李观察维、薛尚书映,一日谒公,公托病,薛有不平之色,公
意如何?”公曰:“愿至中书,召钦若等宣示陛下含容之意,且戒约之。俟少间, 婿韩亿时在门下,见之。一日,以此启白公,公曰:“韩郎未之思耳!王、薛
罢之未晚。”上曰:“非卿之言,朕固难忍。”后月,冀公等皆罢。 皆李之婿,相率而来,恐有所干于朝廷事。果不可,沮之无害。若可行,答以
七 何辞?执政之大忌也。”韩乃谢曰:“非亿所知。”后果李文靖有所请。并见《名
寇莱公準在长安,因生日为会,有所过当,转运使以闻。上以状示公,曰:“寇 臣遗事》。
準为大臣,岂得如此僭越?”公览奏而笑曰:“寇準许大年几,尚騃耳。”因奏曰:
“陛下抚服臣庶,不欲令大臣闻被奢侈之名,此奏愿录付準,必自知过。”莱公
被命,连削待罪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