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246
· 242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二十四 · 243 ·
子弟五人同日登科 登第践历相继
庆历五年,仁宗临轩赐进士第,刑详议官祝谏侍廷中,男唐中甲科,次男 王文正公曾、李文定公迪,咸平、景德间,相继状元及第。其后更践政府,
虞、弟谘、一婿忘其姓名皆擢第,季弟许得同出身。每唱一名,即称谢。是日 及罢相镇青,又为交承,故文正送文定移镇兖海诗,有“锦标得俊曾相继,金
谏五拜殿下,仁宗以问近臣,对以皆子弟也,仁宗嘉赏之。 《渑水燕谈》。 鼎调元亦践更”之句。又云:“并土儿童君再见,会稽章绂我偏荣。”盖文定再
镇兖,而青社,文正乡里也。并《渑水燕谈》。
父子状元及第
入参父在
祥符二年,真宗东封岱山,六月放梁固已下进士三十一人及第。四年祀后
土于汾阴,十一月放张师德已下三十一人及第。固,雍熙二年状元颢之子。师 参知政事,父见其进拜者,卢朱崖、吴正肃与尚书张公安道。枢府,陈尧
德,建隆二年状元去华之子。两家父子状元,当时士大夫荣之。甘棠魏处士野 叟、张文孝、吴文肃。由登用,而朝廷多峻加其父恩命。 《春明退朝录》。
闻而以诗贺之曰:“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
科第爵位皆同
洛阳耆英会
范质初举进士,时和凝知贡举,凝常以宰辅自期。登第之日,名第十三人,
富韩公,熙宁四年以司徒归洛阳,时年六十八。是时,司马端明不拜枢密 及览质文,尤加赏叹,即以第十三名处之。场屋间谓传衣钵,若禅宗之相付授也。
副使,求判西台,时年五十三。二公安闲冲默,不交世务。后十一年,当元丰 其后质果继凝登相位,亦以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缙绅以为美谈。自从事未尝释
五年,文潞公留守西都,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于是悉聚洛中士大夫贤而以老自 卷,人或勉之,质曰:“昔尝有异人与吾言,他日必当大任。苟如其言,无学术,
逸者于韩公第,置酒相乐,凡十二人。既又命郑奂图形妙觉僧舍,各赋一诗, 何以处之?” 《渑水燕谈》。
时人目之曰“洛阳耆英会”,而司马公为之序。其相聚也,用洛中旧俗,尚齿
不尚官。时韩公年七十九,潞公与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议大夫王尚恭 美事三者并集
七十六,太常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己皆七十五,天章阁待制
楚建中七十三,朝议大夫王慎言七十二,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皆 和现,字晦仁,父凝,晋宰相、太子太傅、鲁国公。现生之年,会凝入翰
七十,司马公七十四。故潞公诗云:“当筵尚齿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韩 林,加金紫,知贡举。凝喜曰:“我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此子宜于我矣。”且
公赠潞公诗云:“顾我年龄虽第一,在公勋德自无双。”潞公再答曰:“惟公福 名之曰“三美”。 《范蜀公蒙求》。
寿并勋德,合是人间第一流。”是时宣徽使王拱辰公,年七十一,留守大名,
贻书二公,愿预其数,凡十三人也。 礼闱之盛
嘉祐二年,余与端明韩子华、翰长王禹玉、侍读范景仁、龙图梅公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