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249

· 244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二十四            · 245  ·






 知礼部贡举,辟梅圣俞为小试官,凡锁院五十日。六人者,相与唱和,为古律
 歌诗一百七十余篇,集为三卷。禹玉为余校理时,武成王庙所解进士也,至此  阀阅之盛
 新入翰林,与余同院,又同知贡举。故禹玉赠余云:“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
 今日预东堂。”余答云“昔时叨入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梦寐闲思十年事,  庆历中,一日,丞相将出,中书候午漏未上,因从容聚厅,屈指评及本朝
 笑谈今日一樽同。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宜为白发翁”也。天圣中,余举进士,  文武之家,箕裘嗣续,阀阅之盛。诸公闲话,若文臣,惟韩大参亿之家,武臣
 国学南省皆忝第一人荐名。其后景仁相继亦然,故景仁赠余云“澹墨题名第一人,  惟夏宣徽守赟之家。堂吏驰白韩、夏二宅,以为美报。 《湘山野录》。
 孤生何幸继前尘”也。圣俞自天圣中,与为诗友,余尝赠云:“犹喜共量天下士,
 亦胜东野亦胜韩。”而子华笔力豪赡,公仪文思温雅而敏捷,皆勍敌也。前此  赐钱赎第

 有南省圣官者,多窘束条制,不少放怀。余六人者,欢然相得,群居终日,长
 篇险韵,众制交作,笔吏疲于写录,僮史奔走往来。间以滑稽嘲谑,加于风刺,  李谦溥,太祖朝名将也。在汾晋二十余年,大小百余战,未尝小衄。每巡边,
 更相酬酢,往往哄堂绝倒。目谓一时盛事,前此未之有也。  老小望拜,呼以为父。晚治第于道德坊中,为小圃,植花木竹石,颇与朝士游。
             久之,以从弟谦升女适皇子陈王平,无资用,遂以所居之第质于宋延偓。后子
 榜首三人皆登两府    允正为通事舍人,侍太宗,问曰:“尔父边陲三十年,止余一第,忍属它姓耶?”
             允正具所以对,太宗即遣中使出内府钱付延偓还之。王禹偁作记,美其事,名

 自太宗崇奖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盖太平兴国二年至天圣八年,  二亭曰:“克家”“肯堂”,宰相毕士安而下及诸名公,赋诗纪述,自成一编。 《渑
 二十三榜,由吕文穆公蒙正而下,大用者二十七人。而三人并登两府,惟天圣  水燕谈》。
 五年一榜而已。是岁王文安公尧臣第一,今昭文相公韩仆射琦,西厅参政赵侍
 郎概,第二第三人也。余忝与公同府,每见,语此以科场盛事。自景祐元年已后,  玉堂之盛
 至今治平三年,三十余年,十二榜,五人已上,未有一人登两府者,亦可怪也。
                  国朝自建隆初至天圣四年,入院凡四十七人。大拜者十人:李昉、卢多逊、
 一榜之盛        吕蒙正、李沆、毕士安、王旦、王钦若、李迪、王曾、钱惟演。枢密使二人:

             王钦若、钱惟演。参政十五人:李昉、卢多逊、李穆、贾黄中、吕蒙正、李至、
 咸平五年,陈恕知贡举,选士最精,所解二十二人,王沂公曾为第一。  苏易简、李沆、张洎、王旦、王钦若、赵安仁、陈彭年、王曾、李迪。枢密副
 御试又落其半,而及第者三十八人,沂公又为第一。故京师为语曰:“南省解  使六人:钱若水、宋湜、杨砺、钱惟演、王旦、晏殊。承旨六人:陶谷、李昉、
 一百,依除殿前放五十。”省,陌也。是岁取人虽少,得士最多,宰相三人,  宋白、晁迥、苏易简、利瓦伊。三入院一人:李昉。再入院七人:窦仪、李穆、
 乃沂公与王公随、章公得象。参知政事一人,韩公亿。侍读学士一人,李仲容。  宋白、钱惟演、杨亿、刘筠、利瓦伊。父子入院一家:吕武父子。兄弟入院三
 御史中丞一人,王臻。知制诰一人,陈仲微。而注白青阳楷二人,虽不达,而  家:二窦、二李、二钱。

 皆以文学知名当世。并《庐陵归田录》。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