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7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277

· 272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二十七            · 273  ·






 本朝惟以赐将相。熙宁中,因上皇帝尊号,宰相率同列面请三四,上终不允,曰:  自是加恩而已。
 “徽号正如卿等功臣,何补名实?”是时吴正宪为首相,乃请上功臣号,从之。
 自是群臣相继请罢,遂不复赐。并《笔谈》。  加食邑


 按察之职             每大礼,两府加恩,功臣、阶勋、食邑、实封内得三种,学士至待制、大
             两府,得阶勋而下二种。大卿监至少卿监一种,得加食邑。郎中而下,京朝官
 旧制,转运使官衔带按察二字。庆历中,沈邈、薛伸为京东转运按察使,  一种,阶勋而已。凡加食邑,宰相千户,实封四百户。余降麻官食邑七百户,
 欲尽究吏民之情,乃取部吏之憸猾者四人,尚同、李孝先、徐九思、孔宗旦,  实封三百户。直学士以上,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舍人、待制、散尚书至

 俾侦伺一路。而四人者怙权睢盱,颇致搔扰,时谓之山东四狼。王逵、杨纮、  少卿监以上,食邑三百户,实封二百户。凡食邑三百户,封县开国男。五百户,
 王鼎皆为转运按察使,尤苛暴,多任耳目以害官吏,时谓之江东三虎。仁宗知  封子。七百户,封伯。千户,封郡侯。二千户,封公。千五百户以上,始加食邑。
 其事,下诏戒敕,而削去按察二字。其后浇风渐革,而士大夫务崇宽厚,恶得
 暴察之名矣。至熙宁中,执政建言,天下官吏皆持禄养交,政事颓靡,务相容贷,  封赠
 盖由在上无督责之实。于是出台阁新进,分按诸路,谓之察访。既而又分三院

 御史为六察官,领六察按以督举中外事,自是按察之政复行矣。见《东轩笔录》。  凡朝士父在,经大礼推恩,得致仕官,不给俸。父任升朝官以上致仕,自得俸。
             旧制,若因其子更加秩,即不给俸。凡宰相、使相,母封国太夫人,妻封国夫人。
 带侍读学士出外     枢密使、副使、参知政事、尚书、节度使,母封郡太夫人,妻封郡夫人。枢密使、
             参政母,经南郊封国太夫人。直学士以上,给谏、太卿监、观察使,母封郡太君,
 故事:侍读学士无带出外者。张知白罢参知政事,授此职知大名府,然非  妻封郡君。旧制,学士官至谏议大夫以上,方得郡封。天禧中诏改之。少卿、防团
 历二府而出者,不得焉。宝元中,梅询始带知郑州,自后两制遂为例。见《东  以下,至升朝官,母封县太君,妻封县君。凡辅臣、宣徽初入,封三代东宫三
 斋记事》。       少。曾祖为少保,祖为少傅,父为少师。因进官,或遇大礼,进加至太师。两令、
             国公、使相、节度,亦封三代。尚书、资政殿大学士、三司使,封二代,至太尉。
 三司属官兼直馆     大学士自如两府例。学士至待制,封一代,至太尉。余升朝官以上,至吏部尚书。

             父历两府,赠至太师、令、国公。历两制、大两省,赠至太尉。
 韩国华,字光弼,相州人,为右司谏盐铁判官。每岁后苑赏花,三馆学士皆预,
 国华与潘太初封对,自言任两省清官,兼计司职,不得侍曲宴。即日命直昭文  掌选官限内不朝
 馆,后三日苑宴,即命陪预。三司属官兼直馆,自国华等始。见《范蜀公蒙求》。
                  唐兵部、吏部侍郎、郎官选限内,不朝。今审官东西院、三班院,皆预内

 罢二府大礼进官     朝,而流内铨止趍五日起居,疑循旧制。


 建隆至天禧,每朝廷大礼,二府必进官。天圣二年南郊,吕许公恳言之,乃止。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