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311

· 30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三十           · 307  ·






 二           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发初考官所定等,以对覆考之等,如同即已,不同则
 世传潘阆安鸿渐八才子图,皆策蹇重戴。又王禹偁《赠崔遵度及第未脱白》  详其程文,当从初考,或从覆考为定,即不得别立等。是时,王荆公以初覆考
 诗云“且留重戴士风多”,则国初举子犹重戴矣。并《青箱杂记》。  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于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杨乐道守法,以为不可,议
             论未决。太常少卿朱从道时为封弥官,闻之,谓同舍曰:“二公何用力争?从
 御焚试卷于真宗影殿前  道十日前已闻王俊民为状元,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既而二人各以己意
             进禀,而诏从荆公之请。及发封,乃王俊民也。详定官得别立等,自此始,遂
 真宗尤重儒学,今科场条制,皆当时所定。至今每亲试进士,已放及第,  为定制。并《沈存中笔谈》。

 自十人已上,御试卷子,并录本于真宗影殿前焚烧,制举登科者亦然。 《归田录》。
             状元给驺从
 收李迪黜贾边
                  故事,侍读学士无带出外者,张知白罢参知政事,授此职知大名府,然非
 景德中,李迪、贾边皆举进士,有名当时。及就省试,主文咸欲取之,既  历二府而出者,不得焉。宝元中,梅询始带知郑州,自后两制遂为例。 《东斋记事》。
 而二人皆不与。取其卷视之,迪以赋落韵,边以当仁不让于师论,以师为众,
 与注疏异说。乃为奏,具道所以,乞特收试。时王文正公为相,议曰:“迪虽  试进士沿革

 犯不考,然出于不意,其过可恕。如边特立异说,此渐不可启,将令后生务为
 穿凿,破坏科场旧格。”遂收迪而黜边。 《东斋记事》。  进士之举,至本朝尤盛,而沿革不一。开宝六年,因徐士廉伐鼓诉讼,帝
             御讲武殿覆试,御试自此始。赐诗自兴国二年吕蒙正榜始,分甲次自兴国八年
 贡院设位供帐      王世则榜始,赐袍笏自蒙正榜始,及第日赐袍笏自祥符中姚晔榜始,赐宴自吕
             蒙正榜始,赐同出身自王世则榜始,赐别科出身自咸平三年陈尧咨榜始,唱名
 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故事也,所坐  自雍熙二年梁颢榜始。封弥誊录覆考编排皆始于景德、祥符之间。唐制,礼部
 设位,供帐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至试学究,则悉彻帐幕毡席之类,亦无茶  试举人,夜试以三鼓为限,无名子嘲之曰:“三条烛尽,烧焦学士之心,八韵赋成,

 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非故欲困之,乃防毡幕及供应人私传所试经  笑破侍郎之口。”后唐长兴令书试,窦贞固以短晷难成文字,不尽意,非取士之道,
 义。盖尝有败者,故事为之防,欧文忠有诗“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以  奏复夜试。本朝引校多士,率用白昼,不复继烛。雍熙中,著作佐郎乐史特赐
 为礼数重轻如此,其实自有为之。  进士及第,诏附于兴国五年第一等之下,赐第附榜始于此。


 御试许详定官别立等   举人谒先师



 嘉祐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王俊民为状元,莫知言之所起,  国初,诏诸人贡举人群见讫,就国子监谒先师,迄今行之,循唐制也。并
 人亦莫知俊民为何人。及御试,王荆公时为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  《春明退朝录》。
 为详定官。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复封弥之,以送覆考官,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