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八:戴简恪公遗集、程北山先生年谱
P. 250

· 246  ·  开化古籍丛书                                                                                                                            《程北山先生年谱》卷二           · 247  ·






             合葬焉。”呜呼!仲嘉甫之贤,韪人善士皆知之。余不佞,知之特详,不铭无                                                               节,非取其形似也,譬之正法眼藏,不以语言相似,唯传一法云,篆隶皆入能品。
             以写吾悲。                                                                                            其为诗文,磊落有远韵,然未尝倡也,集其稿为五卷。呜呼!仲嘉天畀之质如此,
                  君讳褒,字仲嘉甫,信安江氏也。故朝散郎,讳汝明,以信厚廉平闻者,                                                            其修身立命所以辅其才者又如此,其志用岂小哉。然年不过四十九,官不过承
             君之考也。以君与其兄通朝籍,赠朝散大夫。仲嘉孝友刚简人也。自为儿,嶷                                                               议郎,卒穷厄以死,是孰使之然哉。虽然世所谓寿且达者,其果然耶,若仲嘉
             嶷不与群儿比。长则濩落有大志。未冠,入太学,群居商论古今,不为苟且,                                                               其于道则达矣。仲嘉无子,以从兄之子琛为后。二女,长嫁登仕郎沈敞,幼在
             常屈其座人角,其文屡出诸生上。在太学八九年,乃登进士第,足未尝一历阛                                                               室。铭曰:
             阓狭斜间,盖持身如处子。曰:“毋贻亲忧。”既登第,枢密曾鲁公妻以女,礼                                                                  物不相物,莫尊匪生。爱其一支,晋楚为轻。惟万斛舟,不行沮洳。挽牛                                风,
             钱三十万,辞不受。调寿州司户参军。丁外艰。终丧,来京师,径调余杭尉。去,                                                             千里一骛。载沈载浮,以我重故。未见刚者,惟物之迁。譬彼一壶,霍如转丸。

             上官争荐之,君辞焉,曰:“资格当为县令耳,余无所用,毋妨寒俊之欲得者。”                                                             傅以钧石,不沈则颠。惟仲嘉甫,高视物表。宴居超然,玉峙川浩。惟其尊生,
             方是时,曾鲁公在相位,君为一尉,山谷间乐职瘽事,若将终身者。及鲁公去                                                               则可用世。任重道远,盖亦优为。岂其若人,利以丧义。世不我偶,我则何求。
             位迁衡阳,诸子捕逮下诏狱,君自姑熟致其家南徐,又调护其家,至事定乃去。                                                              优哉悠哉,惟德之休。吴溪之滨,有穸其台。彼独立者,其可云“亡”之误哉。
             为常州宜兴丞,君固不求闻知。岁尽且代去,会一二使者。郡守有好善不为势                                                                  《祭江仲嘉褒文》:
             夺者留君。逾冬皆荐之,迁宣德郎,知舒州太湖县丞,辟知越州余姚县事,邑                                                                   呜呼!事莫之致,则归之天。夭善穷仁,天岂其然。如仲嘉甫,有美其质。
             人宜之。丁内艰。终丧,赴吏部,调湖州司兵曹事,迁奉议郎。代还相府,稍                                                               完其所受,养之以直。平生色词,莫为利屈。翛然往来,皎皎独立。其达似豪,

             知其贤,入国门政事堂。传召未获见,而君病矣。                                                                           其真似懒。其淳似疏,其静似简。不蕲乎高,盖与俗反。矫如长松,节目磊落。
                  仲嘉少年有时名,薄不自有,要以笃学力行,自为流落不试,而故人同学                                                            迹其细行,毕中绳矱。孝于其亲,友于兄弟。信于友朋,恕及僮隶。刑于室家,
             生往往登显仕,君绝不自通,中都贵公有闻君贤者,力能振之,然竟以不识面                                                               莫不蹈义。兼而有之,盖亦鲜俪。我行四方,阴察士友。或持于初,而丧于久。
             为解。间调官至京师,掩关终日,时时出从道人处士游。盖仕州县逾二十年,                                                               或违其心,而诵于口。如端木赐,一出一入。如原巨先,遂行淫泆。维仲嘉甫,
             益老益穷,而志益坚,其特立自重有绝人者。其官余杭宜兴时,母宋夫人德兴                                                               以表知实。躬行不言,终始若一。求之古人,百不六七。吾尝诵言,是子可必。
             君在养,二兄一弟更往来官下,聚口常数十,同有无,均淡薄,小大意满,如                                                               云胡不淑,万事永毕。呜呼哀哉!言念丙子,识君京师。语未一再,君以忧归。
             享大牢之奉,闺门之内雍雍如也。妻曾氏亦贤。余尝志其墓,观曾氏之志,则                                                               岁在辛巳,我室君媦。论心定交,今十六岁。盖无一年,不与子会。君解余杭,

             仲嘉孝友之概刑于室家者,可考而知。                                                                                面我于苏。我将西游,君寓南徐。我省松楸,君在乡闾。访君宜兴,过我市区。
                  君仪观甚伟,疏须眉,目光炯然,山林魁垒人也。其于读书精甚,不为涉                                                            周旋吴兴,俯仰岁徂。大涤之天,焦先之庐。荆溪之流,离墨之岨。岩洞相望,
             猎者少,所过目终身不忘。于为吏宽而不扰,理有所在,未尝为苟随。在余杭                                                               仙灵所都。衢山之奇,严谷之墟。卞峰朝云,苕水秋蕖。无舟不同,有驾齐驱。
             遇方外士授养生说,其要以虚一为主,君性既静重,又于世所奔竞,无一毫顾                                                               我唱子和,我文子书。别无几时,猝然相遇。欢言酌酒,引满道故。高谈雄辩,
             计心,得其说力行之。接亲宾,治公事,退则焚香宴坐,超然一室。间出而应务,                                                             出入精粗。神游八纮,眇视千古。遗形忘世,奚复外慕。方其问当为“闲”时,
             视逆顺之境,得失之数,与夫俯仰趋揖之间,无所系情,不知者以为简也。未                                                               书尺相继。或真或篆,或草或隶。有言必酬,无远不寄。舒其蕴怀,杂以诙戏。

             尝问生事商货财,间为僮役欺,或以告,则笑曰:“服冕而乘轩者,或不能饬簠簋,                                                            发吾狂言,动子长喟。开缄独笑,千里面对。远无虚月,近则旬至。牛腰积多,
             此曹何诛?”与人交诚至言尽,非其侪虽犯之不校,其于世大抵翛然也。顾尝                                                               鸡肋莫弃。今而观之,忽若梦寐。呜呼鼻斤,是事已矣。去年之秋,过我而西。
             学书,独传楷法,以谓自钟、王、虞、禇以来,皆传一法,以法求之,若合符                                                               子神虽昌,而色甚厘。送子西郊,匆匆语离。剧饮大笑,无复向时。曰老则然,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