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台州史话
P. 186
台州史话
台州史话
复原后的蝌蚪崖石刻图像
和装饰品有:石磨盘、石磨棒、石磨球、石簪、石璜及纺织工具石纺轮,
制陶工具陶拍等。石器制作小而粗犷,工艺水平较高。其中,石磨盘、
石磨棒、石磨球、环形砍砸器、流星索和三角形两端出刃石均为省内首
次发现。从出土文物形状、特征看,下汤人已脱离穴居生活,并在平原
定居。他们以原始农业为主,狩猎、采集为副,并且已有纺织、制陶和
捕捞业。农业和手工业有明确的分工,劳动成果有剩余。
蝌蚪文 在仙居县淡竹乡韦羌山蝌蚪崖。崖高 128 米,相传为大
禹刻石。东晋义熙间,周廷尉“ 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 ”。后
有台州守备阮铭、宋代知县陈襄、清代潘耒相继寻觅,皆因山崖陡峭而
归。陈襄诗:“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科斗事何如?”1985 年,地、县文
化局组织9人联合考察,从200米外用望远镜头拍摄照片,经逐点分解,
发现长方形崖框里有人工镌凿的日纹、虫纹、鱼纹、草纹。1994年5月,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