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台州史话
P. 190
台州史话
台州史话
小人尖遗址 1990年5月,在路桥西南侧海拔200余米高的小人尖
山顶发现。遗址距地表 1.3 米处,出土西周文物 75 件,其中原始青瓷数
量为多,有豆、尊、簋和盘等礼祭器。青铜器分容器、兵器和生产工具,
容器大多残破,器形有尊、觯、觚、枓、勺。兵器有镞、矛、戈、鉞和殳端;
生产工具有斧、镈针,其中有2件不知名奇特青铜器。玉器5件,皆素面,
有扁平环和凸形环。还有石镞、夹砂陶鼎各 1 件。鼎口饰一角状把柄,
形状奇特,为以往罕见。这批文物不属一般的生活用品,如豆、尊、簋、
觯、鉞、盘,特别是戈上饰如意状绿松石不像实用兵器,应是比较珍贵的
礼祭器。清杨晨《路桥志略》记载小人尖有三拜坛。小人尖西南侧距东
瓯王国和徐偃王城的大唐岭20里,当属王城的郊区地带。从小人尖出土
文物推测,应是当时人类祭祀遗址可能性较大。原始青瓷和青铜器数量
之多,在浙江省考古史上不多见,对研究东瓯土著文化有重要价值。
东瓯国城址 史籍记载,台州故地为周至西汉的东瓯国。南宋
《赤城志》:“古城在黄岩县南三十五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
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一十四
级,城上有高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南宋之后的台州府
志、黄岩县志和太平县志,均作记述。20 世纪 80 年代,省考古专家和
台州、黄岩、温岭、乐清等地史志工作者,对位于温岭的王城遗址进行
多次考察和发掘。2002年9月6日至10月1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
持,温岭市文管会和大溪镇共同参加,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古城遗址
在大溪镇以北约 3 公里的大唐岭西南侧,包括里宅、大岙两村区域。40
余日试掘揭露面积 200 多平方米,考古报告结论:上层年代为宋代,下
层为战国时期,是台州地区目前所知的最早年代城址,也是全省经过考
古调查和试掘的为数不多的战国时期城址。2005年2月1日,台州市委
书记蔡奇视察市地方志办公室,指示研究东瓯国历史。同年12月,《东
瓯国研究 》出版,从古文献论证东越国、瓯余国、东瓯国、东海国演变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