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台州史话
P. 206
台州史话
台州史话
生育 旧时生育风险大,禁忌多。孕妇忌进庙宇祠堂,忌动刀斧,
忌剥鸡蛋、桂圆等食品,忌烧菜时翻炒,忌杀鸡,忌见猴、虎等不常见
动物和丑陋人物,忌糊窗户纸等等,意在防止难产、流产。产后忌风
吹,忌生冷,忌外人进入产房。产前由娘家送麦面(或米面)、鸡蛋、虾
皮、鱼鲞等给孕妇改善营养。婴儿出生后,亲朋贺喜,主人家请吃“长
寿面 ”。产妇要吃大量红糖、姜汁。生下长子要办喜庆酒席,称落地
酒或生儿酒。婴儿满月后才可抱出产房,颈挂五彩长命线。婴儿一二
岁后,母亲带孩子去娘家,要用墨或煤烟把孩子的额头点黑,在路上避
免“闲神野鬼”侵扰,谚称“榻榻乌,望外婆”。
生辰 一般仅由儿女设家宴、送礼品庆贺,并向邻居送寿面。长
辈 50 岁后逢十生日,家属聚宴,晚辈馈送人参、补酒等礼品。20 世纪
80 年代后,亲友赠送蛋糕、吹蜡烛之风渐行。为庆贺亲友生日,在电台
点播歌曲、戏曲,或送鲜花之风趋盛。儿童、青少年学生每年办生日,
设宴招待亲友同学,并盛行生日蛋糕,分切时齐唱《生日歌》。
丧葬 俗称白事。旧时丧葬礼仪繁琐:须办送终、移铺、入殓、吊
丧、出殡、安葬、做七(回煞)、小祥(周年祭)、大祥(二周年祭)等丧
事。死于外地者,尸体不得入村,须先在村外搭棚停放。死后即下葬
者称热葬,先暂厝而后葬者称冷葬。渔民海上失事,尸不能还,僧道至
海滩招魂,称招魂葬。扎草人火化入瓮而后埋葬者,称草灰葬。天台
县西乡寒石山一带,旧时有置棺岩穴以葬者,20 世纪 50 年代后已无此
殊俗。治丧仪式,七八十年代,部分地区出殡时兴行用民乐队或西洋
乐队送葬,而引路魂幡、寿牌、寿锣、丧服等仍继续沿用,茔坟一度靡
费。1983 年,临海市首先建立火葬场,在城关镇推行火葬,1999 年后
各县(市、区)相继建成殡仪馆,习俗变革:贴讣告或在当地报纸刊登
讣告以通告亲友,在殡仪馆开追悼会或告别仪式以代替设祭;臂缠黑
纱、胸戴白纸花以代丧服,亲友送花圈、花篮以代挽联; 乡镇建设公墓
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