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台州史话
P. 59
第三章 历代经贸
购置“ 海门轮 ”,创立海门港轮埠。海
门轮初航于椒(海门)甬(宁波)间,后
椒申(上海)、椒温(温州)各海运航线
相继通航客货轮。同年,开凿乃崦至
海门新道头的新河,海门取代葭沚。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旅云集,渐趋
繁荣。靠近码头的振市街、东升街商店
行栈鳞次栉比,旅馆饭店星罗棋布,银
行、钱庄和电报、邮政等各种为商业、航
运服务的系统也随之发展,海门港遂有
“小上海”之称,成为台州地区和浙江中
部沿海的主要贸易港口。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门两次遭日本
侵略军侵扰,多次遭日舰炮轰和日机滥
炸,港口满目疮痍。由于宁波港和温州
港均被日军占领,海门港成为浙东唯一
对外开放港口和联系大后方的主要通
道。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
八月,自牛头颈向西新筑 500 米堤岸。
十月十九日,宁波“ 鄞余镇 ”货轮抵海
门港,二十五日东南航业公司“ 茂利 ”
客货轮抵港,椒沪线恢复通航。三十六
年,海门港 3 座码头修复告竣。到 1949
年解放前夕,港口有 5 座木质浮码头,年
货物吞吐量约8万吨。
1950年8月,设立浙江省航务局海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