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品读三门》之《海上三门》
P. 18
3. 新中国围垦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三门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围垦海塘79
处,面积13.38万亩。其中,最大的围垦工程是蛇蟠塘围垦,共分四期,总面积近2万亩。
围垦而成的滨海平原,成了三门的主要粮仓;大规模的海产养殖,成就了三门“中国小
海鲜之乡”“中国青蟹之乡”的美誉。同时,也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大湾区时
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围塘场景 ·关头红旗塘 ·下山背塘
č̾Ď୍͂̽ս
1956年11月至1957年底,东郭、岙口两地18个村庄联合围垦岙口塘,面积3000 č̀Ď୍̈́̽ս
亩。 1976年至1980年,完成三角塘(三期工程)、蛇蟠塘(二期工程)、东沙友谊塘3处
1958年至1965年,完成三角塘(一期工程)、凤凰山塘(一期工程)、吴都塘、长坝 千亩以上的围涂工程,建其他小塘10处,共围垦面积8011亩。
头塘4处千亩以上的围涂工程,其他如大周塘等11处,共围垦12345亩。 č́Ď୍̽ͅս
1981年至1988年,完成下栏塘、峡礁塘、浦坝塘、虎门孔塘、旗门塘、红岩外
塘、蛇蟠塘(三期万亩工程)7处千亩以上的围涂工程,建其他小塘5处,共围垦面
积24569亩。
·50 年代围塘场景 ·吴都塘
č̿Ď୍̓̽ս
1966年至1975年,完成洞港塘、永丰塘、建设塘、胜利塘、扩塘、凤凰山塘(二期
工程)、蜍下塘、六敖北塘、跃进塘、三角塘(二期工程)、东郭塘、蟹山塘、蛇蟠塘(一
期工程)、花鼓漫塘、友谊塘、下山背塘、关头红旗塘等17处千亩以上的围涂工程,建
其他小塘28处,共围垦面积44375亩。 ·70 年代围塘场景 ·80 年代围塘场景
·60 年代围塘场景 ·蛇蟠塘闸门遗址 ·围塘场景 ·下栏塘
12 | 海上三门 第一篇 捍海御浪话围塘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