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古桥神韵
P. 130
古 桥 神 韵
放后的建设成就、繁荣和昌盛。 一方造福的决心。桥成之日被称为“江南
广济桥的建造,凝聚了近代天台各界 第一桥”,故著名书画名家王震才会亲笔
人士的心血,更是天台人民魄力和智慧的 提写桥名,邑绅书法家叶乃瀚也题写桥名
体现,勇于创新,站在风口浪尖,敢于标 (图三)。广济桥的建 成,体现了 修桥铺
新立异,敢于冒风险,敢于挑担子,接受 路的传统美德,表明了全县上下和广大民
新事物,吸收洋技术,有着一股为民造福 众对建桥的全力支持,更是体现城关、溪
的奉献精神。有设计上的先进性,七孔连 头和水南、莪园等村民群众友好合作、团
拱的超静定结构,为空腹式敞肩拱、变截 结奋斗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造
面拱券加护拱、腹孔采用传统的木石结构, 桥铺路互相支持帮助的传统美德,古洋结
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型桥梁。建造 合式大桥的建成是天台人民智慧的结晶,
过程中充满了筹资困难和能否成功的精神 断桥的存在是历史的物证,是天台文化的
和社会压力,历经艰难困苦与辛酸苦辣, 积淀。
无前桥型可借鉴,无经验可谈,又要愁募 断桥是古迹,是遗产,不能让它在我
捐之钱。历经 7 年,在造桥过程中不知发 们这一代人手中湮没,只留记载而无实物,
生过多少可歌可泣和催人泪下之心酸事情。 不能让后代骂我们无能。保存断桥即保存
没有强大经济后盾,不像后来的临海中渡 了天台的发展史,千年古水道、繁华的码头、
桥,是由中国济生会拨款建造,天台广济 长船密排,桅杆林立,船帆片片,船号声声,
桥的建桥资金全部是在社会上募捐钱物, 桥下长船,炊烟缭绕。坡街演变成大塘街,
造前人们未曾见过的洋大桥,体现了决策 商贾云集,市井繁荣,石板墙屋的防洪特性,
者的目光、胆量、魄力、毅力和信心,为 全国特有。保存断桥即保存了与广济桥相
图三 邑绅书法家叶乃瀚书写的青石桥名石板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