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古桥神韵
P. 132
古 桥 神 韵
历史及演变,向游人开放、展示天台古城 中破碎残墩难看,圆明园的残墙断垣为什
的文化底蕴。 么不能拆除,其理相同,这是一段历史过程,
在上游北岸滩面也建成一休闲场所, 残缺的桥可能是绝佳的美景,他人难以仿
可延伸至赭溪口近水楼台处,这是大环境。 造。
就广济断桥而言,同济大学桥梁设计分院 国 家副主 席习 近平 曾于 2006 年 6 月
已 有初 步方 案(见 图四),那 是在 残留 5 10 日,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调研时说:
孔的情况下作的,现只剩下两孔,面对现实, “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
考虑经济,又要有景观,最好仅复建一孔, 化的见证。”“既要加强文化遗产的加快
成三孔断桥,在第三孔复建中,可采取一 抢救和有效保护,又要充分利用和展示我
定的技术措施来抵消原两孔残桥的单向推 省的文化资源。”目前广济村拆迁正在艰
力,确保平衡和安全利用。对残桥的破损处、 难的进行中,广济断桥却也危在旦夕,急
裂缝、栏杆、桥面进行修补,应修旧如旧, 需抢救,要立即研讨方案,先行施工,使
使其成为可安全通行的栈桥。原水中的几 断桥成为栈桥,使始丰溪两岸成为一个旅
座破残桥墩应按原样保留,不可清理,以 游景点,休闲场所,以宣传天台古城的历
示老桥之雄伟。原广济桥下流水 50 余年未 史文化。若规划得当,则既可保存古迹,
成水障,几个残墩不会成为水障,且喜下 宣传历史,又可成旅游景点,从长远看,
游建有城东湖,水流相对平稳,有人嫌水 是个赚钱项目,何乐而不为。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