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罗阳镇志
P. 142

ֻඹ௉ḤḤḤࠎԤഡീࡹഡ


               难群众改造 46 户,开工建设 46 户,建成 15 户。
                    2009 年改造危旧房 63 户。

                    2011 年,罗阳镇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3000 万元。该年农村建设用地
               指标:白溪中心村 9990 平方米(15 亩),三垟村 16650 平方米(25 亩),南山村 3.33 万平方

               米(50 亩),溪坪村垟心岗 11988 平方米(18 亩)。
                    至 2011 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 229 户,使用土地 12366 平方米。

                    村社办公用房   20 世纪 50 年代,农村基本没有专门办公用房,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
               有的村建大会堂,兼做集会、放电影、演戏和村民委员会办公等,也有的村小学校舍兼做村办

               公用房。90 年代以后,多数村新建或改建村办公楼。
                    白溪村村委会综合楼    1982 年建成。砖木结构,占地 57.8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73.25 平方米。

                    毛竹下村村委会办公楼    20 世纪 90 年代初建,占地面积 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60 平方米。
                    赤坑村村委会办公楼   在赤坑村,2001 年建。砖混结构,占地 1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
                    上交垟村村委会办公楼    2005 年建,占地面积 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

                    山垟村村委会办公楼    2015 年建成,占地面积 24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20 平方米。
                    横岗村村委会办公楼   在横岗村原供销社代销店地块,建筑用地 6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00 平方米。
                    南山村、江渡村利用被撤并小学的校舍为村办公用房。










                                             第十一章  街  道






                    元大德六年(1302),闽长溪六十二都犀浦《缪氏族谱》称罗阳为“罗阳村”。据清《分
               疆录》,明正统初(1436 及之后)有“阳心街”之名。可见,罗阳或于元中后期至明初出现街

               道。本章对老城区街道弄巷和新城区街道分别记述。


                                                   第一节   老城区




                    旧志记载,明代县城街路有直街、阳心街、担水弄。
                    直街    县城东门至西门,基本包括今之东大街、北大街、西大街。


                                                           103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