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罗阳镇志
P. 220

ֻ໴௉ḤḤḤࣜḤḤḤ࠶


                    扁担 棒   用硬质木条或竹爿制成,长约 1.70 米,中间较宽厚,两头稍尖薄,呈墨鱼骨状
               (有的制成一头或两头稍往上翘),两端稍里各钉 2 颗至 3 颗扁担钉。木棒也以硬木作材料,

               制成上端如弯掌状,下端镶嵌一个长约 30 厘米的铁棒锤(实心),在棒腰安一斜栓。置一绳圈,
               绳圈之上端固定在扁担前部,下端套于棒腰斜栓。歇息时,棒着地,担、棒、绳呈三角鼎力,

               挑工可脱肩歇息或换肩。

                    抬杆   用木棍或老毛竹制成,使用时根据需要分为长杆和短杆,配以绳索或铁链。用于工
               地重物搬运。

                    轿   轿分过山轿、小轿、大轿三种。过山轿结构简单,竹制。由轿架、轿椅、轿篷(布或
               篾箬制成)、轿杆四部分组成。小轿系木制,一般用于办喜事时迎送宾客,旧社会妇女二婚出嫁,

               也乘小轿。大轿(又称花轿或八抬大轿),供姑娘出嫁、大官出行乘用。木制,轿身为四方形
               小斗式,四面外侧描绘彩画、人物画等,用时再罩绚丽轿衣;轿顶蒙以五彩帷幕,四角垂挂流苏,

               顶心有葫芦状装饰。大轿与小轿均为富有人家独资或合资置办,对外出租。过山轿多为抬轿人
               自备。

                    手拉车    1958 年 7 月 1 日,县城至分水关公路全线通车后,公路附近的乡村运输条件得
               以改善,许多村人购买胶轮车,自制木车架,用于少量货物搬运。

                    自行车    民国 26 年(1937),洋心街居民吴琢之购买罗阳第一辆自行车。因罗阳街道少

               有平坦,自行车无用武之地。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街道平整了,自行车增加。据统计,1990
               年县城计有自行车 1.83 万辆。之后,未见统计。

                    拖拉机    1964 年 5 月,县良种场购进罗阳镇域第一台拖拉机——工农 7 型手扶拖拉机。
               此后,手扶拖拉机和有方向盘的拖拉机既作农具也作运输机具。此外农用三轮卡、三轮电动车

               等农村小货车陆续增加。1990 年,罗阳有三轮卡 50 辆。2010 年,全镇有拖拉机 140 台,三轮
               电动车 125 辆。

                    摩托车  1971 年 3 月,省邮政处拨给县邮政局一辆风雷牌二轮摩托车。这是罗阳镇域也

               是全县第一辆摩托车。2002 年罗阳镇有摩托车 272 辆。2010 年全镇摩托车增加到 509 辆。21
               世纪初开始上市的电动摩托车,成为普遍使用的代步车。

                    汽车    1958 年分泰公路通车,始有汽车进罗阳。之后,罗阳才有汽车。初时,是从苏联
               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的嘎斯之类的货车。20 世纪 70 年代,县革委会唯一的小车是叫作“罗

               马”的进口农用车。此外,国营企业还购买了为数不多的货运车。80 年代以后,不仅单位公有
               车辆增加,私人也可以买车。进入 21 世纪,私有轿车大量增加。仅 2002 年注册罗阳的机动车有:

               大型货车 3 辆,小型汽车 94 辆。2010 年注册罗阳的大型货车 6 辆,小型汽车 1020 辆,其中桥

               车(含面包车)386 辆。



                                                           181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