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罗阳镇志
P. 221
罗阳镇志
第二节 货 运
由罗阳进出运输的货物主要有:粮、盐等食品类;钢材、水泥、机件等物资类;棉、布、
百货等日用品类;农药、化肥等农资类;竹木及其产品、茶叶等农产品类。运输方式就是人工
挑运和汽车载运两种。
挑运 成规模的挑运始于明、清时期的粮、茶运输,民国时期至 20 世纪 50 年代,货物运
输专靠人工挑运。主要运输路线是罗阳至百丈口、罗阳至桐山以及罗阳至司前、大安、寿宁等地。
1952 年统计,黄沙乡沙堤村有挑工 105 人,黄湖村 20 人,三洋村 30 人。
1951 年,罗阳镇 9 名农民以互助形式成立“罗阳搬运组”,从事中短途挑运。1958 年改
称搬运站,归县工业交通局管理,从业人员增加到 17 人。同年搬运组购进一批手拉车,除了
为汽车装卸货物外,还为供销部门运送商品。
1955 年 9 月 7 日,罗阳区公所通知各乡镇安排挑工,从罗阳挑运 7500 公斤公粮到百丈口
(其中罗阳镇自9月10日至 11日 2天)。1956年 1月22日,第一区公所通知,自1月23日
至 30 日 8 天,全区各乡民工从罗阳至百丈口外调公粮 13 万公斤。由罗阳、江赤、竹溪、春稔、
岳巢、黄沙、仙居、南山 8 个乡镇,合计安排挑工 1676 人次。其中 23 日至 24 日每天挑运 1
万公斤;25 日至 26 日,每天挑运 1.50 万公斤;27 日至 30 日,每天挑运 2 万公斤。挑工最多
的一天达 325 人。挑工报酬每 50 公斤 1.60 元。挑运队伍组成长蛇阵,棒锤声吆喝声连珠炮般
响彻山谷。如此成军马式的挑运景象,于 1958 年分泰公路通车后,渐渐被汽车运输所替代。
汽运 泰分公路通车后,货运量逐年增多,其中 1960 年比 1957 年增长了 3 倍多。但当时
主要由外地车辆承运。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县属单位先后建立化工车队、粮食车队、物资车队、
农资车队。四个车队最多时共有货车 24 辆,191 吨位。1987 年,各车队先后改制,车辆转让
私人经营。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凭着有限的国有车辆运力无法完成货运任务。1986 年,大量粮食、
化肥等泰顺物资堆积温州、鳌江码头无车起运。《温州日报》开展连续报道,呼吁温州、平阳
等地的社会车辆发扬协作精神,帮助运送。
90 年代始,汽车运输市场化,车辆增多,运力充裕,实现物流通畅。
快递 2008 年 7 月,下洪乡民陶离弦在泰景路开办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泰顺分公司。2009 年,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泰顺分公司在泰庆南路开业。2010 年泰顺韵通速递有限公司、泰顺宇通速递
有限公司、中通快递有限公司泰顺分公司、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泰顺分公司先后开业。这年,总
计收、递快件 7.80 万余件。2011 年,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泰顺营业点在新城金都开业,各快递
企业集中溪坪路营业。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