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4 - 罗阳镇志
P. 304

ֻϖ௉ḤḤḤ൧ᆟܵ৘ა໓ૼࡹഡ



                                                  第七节   村庄整治



                    2003 年,罗阳镇启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当年 9 月 15 日,镇党委政府成立实施省“千村

               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村整治内容包括溪流治理、道路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
               路灯设置等等。根据相关年的《泰顺县年鉴》记载:2004 年在上交垟村开展整治活动。

               2006 年,重点整治上交垟、下察溪、三垟、毛竹下、溪坪、下交垟等村,其中上交垟、下察
               溪、下交垟、三垟四村通过验收。上交垟村完成村庄总体规划设计。2007 年,毛竹下村、南山

               村开展整治,12 月通过验收。2008 年,毛竹下、赤坑、白溪、溪坪、南山 5 个村开展村庄整治。
               2009 年,投入 30 万元推进毛竹下、上交垟、江渡、赤坑 4 个村的省市级整治村建设。










                                         第三十六章  文明建设






                    “文明建设”的活动始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活动形式和名称多样。本章仅设两节,着
               重记述生态文明建设、文明村镇与文明县城创建。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



                    明清时期直至民国初,老虎为泰顺城关的常客。罗阳素称“浙南山城”,不仅四面环山,

               而且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山中树木茂密。1958 年至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烧木炭,乱砍滥伐,
               林木遭到破坏。后经持续植树造林,限制砍伐,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详见第十九章)。

                    1977 年开始在东大街、北大街、西大街、广场路、人民路两侧栽植法国梧桐共计 1900 余株。
               成长后,每到暑夏,枝叶交织,遮天蔽日,绿廊道道,好不惬意。1987 年 5 月 4 日,罗阳镇获

               温州市 1986 年度绿化先进单位称号。之后,各街道两侧均栽樟树、桂花树等花香乔木。中秋
               前后桂花盛开,满城飘香,人称罗阳是“香城”。20 世纪 90 年代后建设的泰庆北路、爱民路、

               新城大道均设有绿化带。大道两侧和绿化带疏植常绿乔木,绿化带内密栽丛生灌木。2010 年前
               后,拆除了各大街路口的广告牌楼,全部栽上绿树。包括泰庆北路与公园路交接路口、城北路

               与公园路交叉路口、城北路与飞龙路交叉路口、城北路与景园路交叉路口、东大街与泰分路交
               接路口等。


                                                           265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