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1 - 罗阳镇志
P. 351
罗阳镇志
舞蹈 八宝灯和采茶舞最著名。
八宝灯 据传,清代一潘姓秀才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题,采20多首民间小调配以歌词,
教童男童女八人,用马灯步法,各执彩灯,且歌且舞,名曰“八宝灯”,流传至今。1954 年
12 月 29 日至 1955 年 1 月 3 日,县文化部门举办民间歌舞会,罗阳代表队以“八宝灯”参演。
1957 年 1 月,“八宝灯”参加温州地区民间音乐舞蹈选拔大会演出,获得好评。
采茶舞 由著名剧作家周大风作词曲,舞蹈家沈传锟、王媛编舞的《采茶舞》是包括罗阳
在内的泰顺茶区舞蹈表演的保留节目。
传说 传说故事、谚语属民间口头文学。古时,闲人说故(事)是一种文化活动。近代,
文化生活丰富了,说故事的渐少。于此选辑 10 则。
山交寺铜钟
交垟鹤巢山上有座寺院叫山交寺。不知是哪个年代,寺里当家和尚想铸一口大钟,因为没
钱,就叫一个小和尚出去化缘。
有一天,小和尚来到一个妇女家里化缘,这家人很穷,妇女只拿出一个小铜钱给和尚。
不久,铸铜钟的钱筹够了。铸钟那天,和尚心想,那妇女只出一个铜板,还是不用这个铜
钱好,于是把那个铜钱拣出来放在一边。
铜钟铸好了,和尚掀开一看,只见铜钟边上不大不小正好有一个铜钱大的洞。和尚觉得奇
怪,把铜钟打碎重新铸。谁晓得,掀开钟模,铜钟还是像上次一样有一个铜钱大的洞。
和尚想,这两次都有一个铜钱大的洞,是不是我没有把那个妇女的铜钱放进去铸的缘故呢?
第三次铸钟时,和尚就把那个铜钱一起放进炉里和别的铜一起熔化。
钟铸好了,和尚掀开钟模一看,上面再也没有洞了。
(录自《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 • 泰顺卷)》)
万罗山和洋心街
罗阳城中心有座山叫万罗山,山上建有一座八角亭,亭四周有多株古树,景致很好。
据上辈人说,万罗山当初叫饭箩山。后来为什么叫万罗山呢?
早先,县城是一片田垟,中间有个小山。家远一点的人来种田都把饭带来放在这山上,中
午,在一起吃饭一起休息,大家给这座小山起名字叫饭箩山。因为“饭箩”和“万罗”音相近,
叫来叫去,就把饭箩山叫成万罗山了。
洋心街呢,也因为过去那地方在田垟中心而得名。
(录自《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 • 泰顺卷)》)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