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3 - 罗阳镇志
P. 353
罗阳镇志
县官把两片的头人都叫来,要他们提出理由。
大安片的人说,大安地处全县中心,一向平平安安,罗阳一带常常有地牛转动(指地震),
县城应该设在大安。
罗阳片的人说,三十年前水流东,三十年后水流西。以前罗阳地牛转动比大安厉害,以后,
说不定大安地牛转动会比罗阳厉害,县城应该设在罗阳。
争来争去,两片人都不肯相让,县官一时决断不下。
不知是谁出了一个主意:“太爷,设县城盖房子多,最要紧的是看土质结实不结实,叫罗
阳人和大安人掘地三尺,每片人都挖一畚箕泥土来称称,看哪里的泥土重,县城就设在哪里,
您看行不行?”
县官连声说这个主意好,吩咐两片人都挖一畚箕泥土来称。
第二天,两片人都把泥土带来了,罗阳人暗暗把铁沙拌在泥土里。一过秤,罗阳片的泥土
比大安片的重,县官当场决定县城设在罗阳。
县城定下来了,谁知划县界时,又跟福建寿宁县迟迟争执不休,两县的百姓常常为边界的
事打官司。
官司打来打去,打到皇帝金銮殿,糊涂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泰顺、寿宁两县官明年正月初
一子时开始,各人从自己的县城起跑,两人跑到哪里碰面,就以那里为界。
泰顺县官十分懒怠,常常打牌喝酒到深夜,日上三竿才起床。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早把
赛跑划县界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卯时过去了,他还在床上呼呼大睡,一直睡到大天亮。等衙役
跑进来报告说寿宁县官跑到县衙门口了,他才慌慌张张起床和寿宁县官见面。按照圣旨,县界
应该划在泰顺县衙门口。寿宁县官为了顾全泰顺县官的面子,把县界向后退了十里。
谁知,寿宁县衙内有班人,平时跟县官有隙,一直想抓住他的辫子,听说县官违背了圣旨,
私自把县界退回十里,就联名告状到京城。
皇帝听说寿宁县官竟敢违抗圣旨,立即派人下来把他押到京城问罪。
皇帝问:“你违抗圣旨,该当何罪?”
寿宁县官说:“该当死罪。我已在泰顺寿宁交界的地方挖了一个坑,我死后,恳求皇上开恩,
准家眷把我的尸身运回去葬在那个坑里。不过,临死前我要把话说清楚,若是当时真的按照皇
上的圣意去做 ,把县界划到泰顺县衙门口,泰顺一县的百姓又怎样进去见他们的父母官呢?”
皇帝听了这番话后,觉得很有道理,就赦免了寿宁县官的罪。
从此,泰顺县城离寿宁县界只有十里地。后人为纪念寿宁县官,把他挖坑的地方取地名叫
“备坑”。
泰顺设县不久,县官不知县城所在地罗阳是何种地形,就去问最早定居在县城的潘、董、
高、刘等几大姓的头人。谁知,他们也说不清楚。县官就把这事交给这几姓头人去办。头人们
商量后约定,先由每姓各请一个风水先生来看地,到时谁说得有道理就定谁的。没几天风水先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