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仙稔乡志
P. 120
第十七章 文 化
游仙记
唐 顾况 a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木,迷不得路。遥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状。寻声渡水,忽
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之墟者。好田泉竹木果药,连栋架险,三百余家,四面高山,回抱深
映,有象耕鸟耘之风。人甚知礼,野鸟名雊,飞行似鹤,入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杀含地震。有一
老人,为众所服,容貌甚和,岁收布数百匹,以备寒暑。乍见外人至,甚惊异。问:“所从来?袁
b
晁 贼平未?时政何如?”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为容。”
以致饮食,申以主教。既而辞行,斫木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叠,不可寻者。(录自《分疆录
点注》)
仙居记
县治东十里许,水自西来,层峦飞翠,忽成狮象。两山障,回澜而襟锁。一望心目,豁然尘嚣顿
息,真所谓锦江春色来,天地也。顾有飞虹以通省会,两崖夹控,名曰“仙居桥”。桥左逶迤耳濡而
入,可二三里。人烟鳞集为仙居村。夫炼丹砂而羽化,跨黄鹤而飞升。所居者,篷瀛耶。阆苑耶玉华
清宫,耶居而以仙名益山川景物,天造地设不待乎人为者也。观夫莲峰西峙,玉屏南藩,天马骞云,
石牛踞道,潭有浴羽之金鹅,浦有凌波之石蟒,崖前石鼓应矶头之浪声,桥下三圭披挂波心之树影,
石马立沙汀,宛尔斯风而制电石机拖,素练巧倾织锦以迴文小景奇观。应难悉数予以媲美桃源灵胜,
世外乾坤岂虚谓哉!居兹土者,耄□期颐崆峒之大年也。鸡犬桑麻云天之奥境也。耕田饮涧,渔樵猎
采,玄圃之风味也。志学仙者烹炼有素,爽朗精英飘飘然,一朵红云翱翔三岛,以跡□斯世于仁寿,
即为人中仙矣。何必修炼黄白乘云跨鹤,而后为仙哉。此地名为仙居,虽曰川岳涌奇观,亦居之者人
杰尤钟,而地灵丕显于藩封也,是固东瓯分秀泰邑名区云。
(录自仙居《张氏宗谱》)
畲山羊倌
翁少平
初夏,披着晶莹的露珠,骑车出山城,直下仙居深谷,而后弃车,徒步攀登陡峭的羊肠小道,
来到竹家山。咦!这是一个青一色姓蓝的畲村,为何成了“竹”家山?喔,原来宋代处士徐元凤留下
“谷邃自宜梅作坞,径深雅爱竹为家”的诗句,小山村侧后那座妙名玉峰的碧翠小山便是徐隐士赋诗
之处。
男女同耕作的畲村,家家门户都是铁将军把着,多次获县民族科勤劳致富奖,不久前又被评为市
级劳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蓝启宇的家更不例外。
一位身挎竹篓的阿嫂向我指点,翻过山背,沿着羊走过的路下行。果然,一路上满是杂乱的羊蹄
a 顾况(约725—814)字迪翁,海盐籍,唐诗人,至德进士。《游仙记》仿陶潜《桃花源记》而作,人疑
其景似乎仙居。
b 袁晁(?—764)台州人,唐代宗时浙东农民起义首领。
99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