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仙稔乡志
P. 98
第十章 工商业
第二节 工 业
20世纪60年代,仙稔公社开始办电,一些原为手工操作的行业逐步提升为机械生产。
茶叶加工 茶叶生产始于明代之前,基本的加工方法是手搓脚揉。1973年,下稔村引进首台制茶
机械—揉捻机,1977年,全公社制茶机增加到3台。1985年,全乡茶叶初制实现机械化、电气化。
粮油加工 清代开始,仙居、三滩等村兴建水碓代替踏碓,实现大米和油料加工半机械化。20世
纪60年代初,仙居、下稔、春阳、岭下等村先后引进电动碾米机和磨粉机,1980年统计全乡碾米机13
台。90年代后,偏远小山村人家,户备小型碾米机自用。
农具制造与修理业 1958年,仙居大队创办农具厂,生产修理铁、木、竹质农具。当年在册职
工40多人。1978年职工16人,创产值48007元,实现利润22257元,1980年至1982年,年均产值4.43万
元。1985年停办。
石材加工 石材加工历史悠久,石臼、石磨、墓碑、牌坊、桥石等手工采制自古有之。2004年,
上稔村鲍世良创办名为石磊石材加工厂,电气化机械加工石材。2009年,黄沙垒村赖世林开办磊林石
材厂,注册资金50万元。
毛竹加工 2005年,引进乐泰竹板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2006年开始生产。2011年,三滩村
吴明飞创办顺发毛竹加工厂,经营毛竹加工与销售,注册资金50万元。
第三节 商 业
地处温州大路要道口的今仙稔乡域,从明清开始出现为塘兵、司兵、挑夫等提供服务的小商业,
将茶、炭、笋干等货物运销外地,将鱼、盐等海货运送内地,发展规模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但是,
直至民国,未见具体的商业信息记录。20世纪80年代后,乡村个体商业得到发展。
个体商店 1985年全乡个体商户37家,商品销售额20多万元。1987年个体商户38家,销售额(含
供销合作社)86万元。21世纪后,在乡人口减少,2011年3月,全乡在册个体商户7家。
供销合作社 20世纪50年代初,仙稔供销合作社设立。1957年仙稔公社增设供销分店4家:三滩
直属店,设在三滩茶亭;上稔分店,在上稔岭头铺,后搬到下宫岭;下稔分店,设下稔村;春阳分
店,设在岭头,后搬到陈岱岭。80年代初,各分店实行承包制。
1958年初,县供销社在三滩设临时木炭收购站,收购木炭8000担,供应温州市场。
在外商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据统计,2004年外出人数1101人,2005
77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