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泰顺县文化志
P. 179
·116· 泰顺县文化志
林兆雷(著有《启迪一隅》)、包涵(著有《古柏山房诗钞》)、王之挥(著有《存诚斋
集》)、董士雍(著有《湄川文集》)、董廷诣(著有《怡志居文稿》)、潘汝梅(著有
《珠海》)、郑士杰(著有《东瓯诗存》)、林诚朴(著有《二芃诗钞》)、周启邠(著
有有《葵园杂咏》)、张启温(著有《恰情诗集》)、林方伟(著有《安命斋吟草》)、
张耿光(著有《石厂梦吟》)、董暿(著有《寤桃山斋吟稿》)、林澍滋(著有《慎冰诗
稿》)、包祈绶、徐光学、董兰桂、潘学鲁、张麟英、张道备、张载英、周廷昌、叶维挺、
董旋、潘宏纪、潘学地、潘澜、吴周礼、胡封、夏汝霖、潘廷均、周纯、周牧、林文思、陶
祖翼、董凤诰、吴庚三等。
民国时期,不少泰顺学人受西方文化和“五四”运动新文化的影响,著书立说,创作出
许多优秀作品。罗阳人潘家驥,号云禅,潘福纶孙,温州诗人,学识渊博,诗词清丽,为时
人交赞,著有《云禅诗草》。仕阳人林植三,名蔚槐,号雪崖,曾任浙江铁工厂文书股长,
著有《求我斋诗文集》《雪崖诗钞》《中国政制参考史》等。罗阳人潘鸿康,字弗巨,辛
亥革命后任城区自治总董,兼任县劝学所所长,对经、史、子、集诸书无不择要精读,著有
《录斐山房吟草》《稼墨轩尺牍》等。罗阳人周焕枢,号欠泉,师从孙锵鸣,光绪年间受聘
担任《利济学堂报》主笔,著有《欠泉庵文集》。仕阳人林毓材,号容庐,擅长绘画诗词,
诗词多迂言俚语。仕阳人范鸿书,号萍庐,7岁写诗,8岁工书法,12岁中秀才,被誉为“神
童”,著有《萍庐诗草》。罗阳人高文藻,号冰樵,少时受业于瑞安陈介石,晚年主持整理
古籍及先哲遗著20多种;尝筹组诗社,相与酬唱,著有《华蔓馆诗钞》。横坑人许笃仁,名
超,曾任北京图书馆馆员兼北大助教,与高仲伦等兴办泰顺瓯南公学,著有《转注浅说》
《周易新论》《老子浅说》《周南补诂》《闽语证诂》《虚字含义解释》等。翁山人翁熙,
工书画,擅诗文,著有《翁熙诗文集》出版。罗阳人高仲伦,名秉纲,早期任省立第十一中
学学监,之后在宁波、绍兴、温州、泰顺等地任教,著有《舆地学》《宋儒人生哲学》。近
现代县内比较活跃的文人还有陈巨成、林郁、林大璋、陶策贤、彭振声、林念何、朱仲彝、
林卜臣等,皆有诗文传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活跃于诗坛的主要作者有岑琦、吕人俊等,
以创作现代诗歌为主。1956年,岑琦长篇叙事诗《向导》发表在《东海》文艺月刊;1957年
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20世纪50年代,吕人俊在部队服役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79年,县文化馆《革命文艺》改刊为《泰顺文艺》,一批文学青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
的道路。当时县内专注于现代诗歌和散文创作的有燕翎、高启新、蓝凌云等。1980年,岑琦
创作长篇叙事诗《真理之歌》;1982年《花城》增刊发表他的另一篇长篇叙事诗《闻一多之
歌》,《诗刊》予以选载;不久,其长编叙事诗《朱自清之歌》在《小说天地》增刊号《诗
人》专集上发表。后来将这首长诗与《闻一多之歌》合并,以《闻一多之歌》为书名,由花
城出版社出版。除叙事长诗外,岑琦在十四行诗、诗剧等方面的创作很有建树,并以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