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1 - 泰顺县文化志
P. 281

·218·                                   泰顺县文化志


               坚持自挑行李、机器、布幕,深

               入山村放映。
                    1964—1965年,“文化大革

               命”初期,武斗频起,放映机构
               几陷瘫痪。1970年7月,省电影

               公司在章坑公社开展8.75毫米社
               办电影队试点工作;10月县电影

               事业管理站恢复。1972年后电影
               放映队渐增,仅1975年就新发展

               15个队。
                    1978年9月,县电影院落成

               开业,首映《名姑娘》。1979
               年,全县有6个区52个公社,517

               个大队,人口28.32万人,共有51
                                                       图6-1 农村露天电影场地(摄于20世纪70年代)
               个放映单位,801个放映点。全
               县座机电影院1座,35毫米放映机1架,16毫米流动放映机3架;社办16毫米放映机3架,8.75
               毫米放映机43架。是年,全县全年放映场次13091场,观众740余万人,全县每人每年平均观

               看电影次数为26次,其中县城为84次。
                    1980年,县电影站升格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属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系统事

               业单位重现定编,电影公司定编数为50人。是年起,该公司由专门科室负责电影发行工作。
               1981年,开始采取定额管理与利润挂钩的经营改革。1982年全县电影观众达760万人次,为

               历年最高数。1984年,在雅阳、仕阳、筱村分设发行站,三魁、司前、泗溪设中转站。1985
               年7月,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

               行和放映录像带。1986年1月,
               下洪乡农民创办县内第一个农村

               个体电影队。1987年,县电影公
               司被评为全国农村“农林科教电

               影汇映月”活动先进单位。1988
               年10月,西旸乡电影院开业。

                    20世纪80年代末期,泰顺县
               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在文化大市场

               的竞争中受到剧烈冲击,电影观
               众迅速下降,收入大幅度减少。                          图6-2 县电影院广告(摄于20世纪80年代)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