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1 - 泰顺县文化志
P. 431

·368·                                   泰顺县文化志


               成。头戴黑色方巾,巾高1.80厘米,饰红彩;圆脸,脸长7.40厘米;双目微启,剑眉工整。

                    元双耳四足铜鼎 三级文物。鼎高10.04厘米,腹围31厘米,足高5厘米,耳高2厘米。
               直口、束颈、圆腹、弧底,四兽形蹄足。两直耳立于口沿,颈部饰“S”纹,腹部饰卷

               草纹。
                    明双龙钮铜钟 三级文物。原为三滩村林峰寺之钟,后调入罗阳三峰寺,铸于明正统

               十二年(1447)。该钟高128厘米,厚3厘米,直径85.90厘米。顶为双龙钮(已残),八角
               葵花形口,钟身以凸棱线铸刻卷草纹、桃花纹,钟铭为阳文正书。铜质清纯,声音洪亮,毛

               重300千克。
                    清樟木漆雕百鸟图座屏 三级文物。该座屏制于清代同治年间,樟木质地,高104厘

               米,宽98.70厘米。由整块樟木镂雕而成,枝叶满饰,阴阳向背,缠绕有序,百鸟形态各
               异,戏玩其中。屏座作驼峰状,刻划云纹。该木雕具有较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清白玉螭龙玉带钩 三级文物。官服带钩,长13厘米,宽2.70厘米。整体雕成螭龙回首
               相望形,正面钩首为龙头,细腻滋润,尾端有黄褐色沁,一曲折盘绕蟠螭与之相望,背面置

               一圆钮柱。镂雕繁复精致,神态逼真传神。白玉质,白中泛青色。





                                               第三章 文物遗存






                                                 第一节 文化遗址





                    一、石器文化遗址



                    狮子岗遗址 位于司前溪回澜桥西北面,属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遗址高

               约50米的狮子岗山顶,山顶平坦,东南向山腰有一条壕沟。遗址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该
               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箭头、石斧、石锛,石质为页岩、泥岩、辉绿岩等。出土的陶片标本丰

               富,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灰硬陶为主,也有印纹硬陶。纹饰均为拍印,有曲折纹、云雷纹、篮
               纹、弦纹,还发现6件黑色彩陶残片和2件刻有符号的陶片。为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下湖墩遗址 位于县百丈溪和莒江溪的交汇处即交溪垟村北岸的下湖墩山,为商周时期
               文化遗址。山高约51米,山巅平坦。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50米。地表采集到的标

               本以石器为主,分打制和磨光两种,有石斧、石锛、石刀。还有少量灰和米黄色陶片,均为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