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0 - 泰顺县文化志
P. 460
第九编 文物 ·397·
续表
名 称 起止点 里程(千米) 特 点
峰门岭古道 东岸—严庄垟 2 为百丈至黄桥古道一段,宽1米,植被茂盛
上燕古道 上地村—上燕村 6 为泰顺至景宁大道一段,宽1.50米,植被茂盛
大住岭古道 大住—左窟村 2 为百丈至黄桥大路一段,宽1米,植被茂盛
拳头岭古道 岭脚村—岭头 2 为清中叶温州大路一段,宽1.50,植被茂密
朱岭古道 朱岭头—崖下 2 为清中叶温州大路一段,宽1.50,植被茂密
青石岭古道 下革—斜坑 2 为百丈至莒江捷径,宽1.50米,多古枫
铺基岭古道 周坑亭村—岩前亭 5 为清中叶温州大路一段,宽1.50米,多古枫
夏家山岭古道 半岭尾—夏家山 3 为泰顺至平阳大路一段,宽1.50米,中途有凉亭
卢坑岭古道 道观后—东垟村 8 为县城至筱村道路一段,翻越高山,宽1.50米
卢梨岭古道 山脚—卢梨村 2 为三魁至卢梨道路一段,宽1.50米,植被茂密
莲头岭古道 莲头村—晒谷坪亭 2 为泰顺至平阳大路一段,宽1.50米。
玉塔岭古道 新厝内—玉塔岭头 5 为泰顺至平阳大路一段,宽1.50米。
福船岭古道 福亭基—福船村 3 为泰顺至平阳大路一段,宽1.50米。
牛塘湾岭古道 牛塘湾—岭头 2 为泰顺至平阳大路一段,宽1.50米,途中有亭
交溪岭古道 白岩村—龟湖村 5 为龟湖至福安大路一段,宽1米,此路最险
南岭尾古道 岭头—南岭尾 3 为龟湖至柘荣要道,宽1.20米,沿途多巨松
十、凉亭
史料记载,宋代境内代表性凉亭有宋箬阳贤士毛予中建的振衣亭、宋库村进士吴驲建
的清音亭,宋章峰(今雪溪)进士蔡遇壬建的章峰亭,宋泗溪进士林丕建的白华亭(墓亭)
等。明清时期,县际大路和部分多数乡间道路上,每隔2.5千米或5千米设一凉亭或茶亭,共
行人休息和补充给养。据1987年调查,共有凉亭或茶亭1100多座,多数建于1949年之后。公
路交通替代原始陆路交通之后,绝大部分凉亭和茶亭被废弃。留存至当代的古亭如下。
罗阳石亭 (见本编第一章第六节)
里光水尾亭 位于司前畲族镇里光村尾,为景宁大路重要凉亭。建于清咸丰五年
(1855)。亭高近10米,亭身有6面,内外共12根圆柱,平面作等边六角形,3层3重檐。檐
与檐之间从大到小往上收缩,架拼成六角形的檩条圈和3根交叉的木梁将内顶割成几十个对
称的图案,组成一个自然天成的藻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里光水尾亭被县人民政府列
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列凉亭尚未定级:
乐圣亭 位于罗阳镇毛垟桥头,单幢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光绪、宣统
年间重修。面阔3开间,双落翼式悬山顶,西侧设美人靠,地面为青条石横铺。进深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