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5 - 泰顺县文化志
P. 565

·502·                                   泰顺县文化志





                                                          吴泰和



                    吴泰和(生卒年不详),字浩然,库村人。宋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任汀州通判、
               柳州教授。与吴驲、包湉等人经常在锦绣谷娱情山水,留下不少的诗作,世称“三友”,其

               咏诗唱和之所称“三友洞”。



                                                          翁日善



                    翁日善(生卒年不详),宋瑞安义翔乡五十七都翁山人。少英迈,性刚直,聪明颖悟,
               博涉群书。因宋室南渡,兵戈不休,遂兼习韬略,才具文武。及长,考入太学,后由外舍生

               入武学。南宋理宗时,史弥远、史嵩之叔侄先后为宰相,把持朝政,国事日非。朝中官员迫
               于权势,多闭口不语。而太学、武学诸生却多次上书请愿,指陈失政,学校一时被视为“正

               论”所在。翁日善作为一介武学生,因领头上疏力谏史嵩之父丧起复之事出名而载入史册。
               据《宋季三朝政要》,理宗淳祐四年(1244)九月,翁日善等67人愤而上书。其《上皇帝劾

               史嵩之书》被载入《全宋文》。景定五年(1264)出任汀州府上杭县令。在上杭任上,为政
               清廉,执法严正,凶顽绝迹,盗贼远逃,深得当地民众拥戴。翁日善的施政之道得到上司的

               嘉许。咸淳二年(1266)八月,度宗褒奖翁日善进秩一级,封文林郎。咸淳三年(1267),
               翁日善因政绩卓著,才识兼备,被召入朝任判院实录(集贤书院属官)。不久按照惯例告老

               辞官,回到故里翁山,躬耕讲学,安度晚年。



                                                          蔡起辛



                    蔡起辛(1228—1301),字若金,号絜矩,南宋平阳县归仁乡四十都章峰(今雪溪一
               带)人。宋景定三年(1262),参加武举考试得第一名(省元),殿试又得第一,成为“联

               捷两元”的武状元。同年,其兄蔡遇壬考中文科进士。兄弟同中进士,轰动朝野。皇帝敕建
               “双桂坊”,以示褒奖。蔡起辛考中状元后,左丞相叶梦鼎赏识并推荐他为都督府计议。因

               招安海寇张瑄有功,擢升为翰林院侍讲,后补知韶州军。宋亡后,原右丞相兼枢密使留梦炎
               降元,推荐蔡起辛入元理政。蔡起辛耻为元官,予以拒绝,不久即隐名改姓,周游于苏南浙

               北一带,历时17年。元大德五年(1301),客死苏州,终年73岁。蔡起辛之子蔡元善扶柩南
               归路过婺州时,好友浙东道元帅副使王都中特作诗文,前来祭奠。据《癸辛杂识》记载,崖

               山兵败后,蔡起辛取道温州,携家人前往杭州寻亲访故。至张家浜,得到张瑄的财力支助
               后,造宅置田,造酒营运,成为富人。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