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泰顺县公安志
P. 198

泰顺县公安志




                 1996年,县公安局全面清理历史档案资料,加强情报资料搜集使用,严把“资料收讫凭证”收
            押关。全年共搜集案件资料卡56套、人员资料卡300套,提供线索69条,抓获案犯15名,破刑事案件
            49起,利用情报资料串并破案8串49起。
                 1997年11月,根据浙江省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若干规定,明确刑事犯罪情报资料搜集对象和

            范围,要求使用统一的计算机管理程序管理资料,实现各类资料联网运行。是年,县公安局开始使用
            计算机管理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实现情报资料从手工管理转向计算机管理的目标。
                 1998—2000年,县公安局按照省公安厅“信息强侦”要求,加强情报资料搜集使用。3年共搜集
            案件资料卡1757套、人员资料卡876套,提供线索20条,抓获案犯21名,破刑事案件95起(其中大案

            29起),利用情报资料串并案件38串493起,破20串279起。
                 2001年2月起,随着刑事犯罪形势变化,人员资料搜集范围扩大到留置以上(包括采取治安处
            罚、强制措施)的违法犯罪人员资料总卡和十指纹,并实行“谁办案、谁搜集”制度。月底,建成刑
            侦信息智能网,率先实现除密级以外的文件、信息的网上传递和发布。

                 2003年,网上追逃核查比对系统、刑侦综合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相继安装使用,刑事信息化建
            设日益加强。是年,县公安局通过远程指纹比对系统直破刑事案件35起,运用情报资料突破盗窃案
            件41起、协破盗窃案件44起,网上比对抓获逃犯13名。
                 2004—2006年,根据新的《浙江省公安机关刑侦信息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县公安局全面贯彻

            落实“科技强警、信息导侦”战略思想,建立起以“案、人、物、证、线”为侦查起点,打、防、控
            有机结合的现代刑侦工作模式,使网上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成为新的破案增长点。11月,全局民警分
            期分批对04版打防信息主干应用系统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培训。
                 2005年10月21日至12月20日,县公安局开展为期2个月的“信息应用会战”,共采集录入信息

            1127条(其中案件信息238条、人员信息379条、物品信息510条),利用信息破获刑事案件21起、
            抓获逃犯12人。2006年,通过信息串并技术,先后侦破“3·27”系列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移
            动和联通基站系列空调外机被盗案等大案。2006—2009年,全县共收集人员信息2159条、案件信息
            4722条、被盗抢机动车信息1634条、指纹信息2053条,分析研判犯罪信息129次,利用信息协破案

            件856起。
                 2008年4月,县公安局设立情报信息中队;10月,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推广使用《浙江公安刑事
            信息情报分析应用平台》。2009年11月,开始使用“浙江公安手机信息采集分析系统”。2010年,
            开始启用市公安局自行研发的海量信息侦查分析系统。2011年8月,推广使用《浙江刑侦网上作战平

            台》。2012年11月,县公安局在刑侦大队成立“合成作战工作室”,全面铺开合成作战工作。2013
            年,大力推进“情报导防”工程建设,刑侦信息人员编制挂靠网警大队,落实专职民警开展情报信息
            研判工作。
                 2014年,县公安局强化追逃战术提炼,加大信息比对碰撞,全年抓获逃犯75名、同比上升

            31.58%,追逃绩效排名全市第二、同类地区第一。其中,刑侦大队通过情报信息研判成功抓获潜逃
            20年之久的命案逃犯林某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依托“一警多能”抓获17名逃犯,密控抓捕法得到
            省公安厅认可。




            ·12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