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天台山佛教史》
P. 157
其灵骨后运至天台山华顶太白瞎堂造塔供养。
宝静法师(1899-1940),俗姓王。法名今德,别号铁峰。浙江上虞人。
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偶读《高僧传》,遂萌出尘思想。18 岁大学
毕业后,于奉化灵隐寺出家。翌年,朝拜天台山,谒智者塔院,并于上方广
寺受具足戒。不久,访高明寺圆通洞,爱其地幽绝、清静、遂居洞中,每日
诵读《法华经》,勤学苦修,习头陀行。
1918 年,赴宁波观宗寺,入观宗学社,听谛闲讲《始终心要》、《教观纲
宗》等,领悟更深,道心日进。观宗学社改为弘法研究社后,任该社督学,
协助谛闲整理社务。1921 年起,开始讲经弘法,讲天台宗三大部,于《摩诃
止观》研述尤深。后遍游国内诸名山,参访善知识。1926 年,应广州南华佛
学院之请,至广东弘法讲《法华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地藏经》
等,并于中山大学讲《佛教与革命之关系》。又组织弘法佛学社,创办《弘法
旬刊》,使佛法在广东大为弘扬。
1927 年,去香港弘法,先后在青山寺、香港讲经会、清凉法苑、利园等
处,讲《梵网经》、《弥陀经疏钞》、《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等。他佛
学知识广博,讲经深入浅出,备受四众欢迎。1928 年,重回宁波观宗寺,主
持弘法研究社,讲经说法。翌年,创设观宗义务学校,自任校长,招收贫寒
失学儿童。其间乘寒暑放假停讲之暇,览游国内外名胜。先后到过南洋群岛
暹罗(今泰国)、缅甸以及国内各大名山,饱览山水,随缘弘法。1931 年,
应虚云之请,入滇弘法,先后于西山云栖寺、云南省佛教协会、佛教居士林
等处开讲《法华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台宗方便》等,法筵隆盛。
同时,编印《弘法特刊》。
1932 年,奉谛公命回宁波观宗寺,途经香港,应邀去香港佛学会、佛山
万寿堂、快乐谷等处讲经说法,并编辑《香海佛化刊》。回到观宗寺后,得谛
闲传法授记,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代祖,同时接任观宗寺住持,兼弘法研究社
主讲,并赴各地讲经说法。1933 年,应天台山华顶寺住持兴慈之请,来华顶
寺讲《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随访高明寺,于圆通洞面壁数日。
1940 年圆寂于上海玉佛寺。一生以弘法为已任,积极救世,阐扬佛化,
著述甚多,主要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大乘起信论讲义》、《普门品
讲余》等。门下弟子如林,杰出的弟子有逸山、朗照、白光、显明等。
灵源法师(1902-1988),字宏妙,俗名克仁,临海人。父母笃信佛教。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