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天台山佛教史》
P. 190
后 记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仙李白的名句是我一生的座右
铭。
20 多年前,我曾踏雪游山西五台山,观赏“丹嶂横开,翠屏叠起”的佛
光寺,考证天台宗九祖湛然大师莅临五台山的时间;也曾徒步登上四川峨眉
山金顶,礼拜普贤菩萨,观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深叹“蜀
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还曾冒雨游九华山,参礼“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
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查考新罗国王族金乔觉(696-794)
系何时来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九华山;至于海天佛国普陀山,
乃是名震东南亚的观音菩萨道场,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
雾缭绕。秀丽的风光吸引着我,我一直住了 10 年,努力从事着观音文化的研
究。
当然,我更热爱诗仙李白所衷心歌颂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
台去”的天台山,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山水呵!我一生爱书,为探索天
台山的历史,天台山的山水文化,研究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坚持了 40
多年。
有人曾问我:“您是怎样和山水文化结缘的?”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简单
谈谈,并表达我对先父和学界先辈的深切感谢!
我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天台山麓。父亲早年在北新书局工作时,即热衷文
史,晚年回到故乡。我是在他的熏陶下成长的。少年时期,我除了白天要完
成学校繁重的课业外,晚间,父亲还教我读一些古诗文。记得在读了晋孙绰
的《游天台山赋》、六朝刘义庆的《刘晨阮肇》和唐李白的《天台晓望》、《梦
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文后,对天台山的奇妙和隽秀,悠然神往。在我的再三
要求下,父亲终于答应带我去游天台山(他已经两次游过天台山)。
那时,天台山尚很荒芜,悬崖峭壁十分难走。出发时,父亲手携竹筇,
16 岁的我肩背一个包裹。包裹里装着齐周华的《名山藏副本》和张联元的《天
台山全志》,以备随时查阅。两人徒步登山。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