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211

第五章 峡谷炊烟  |  199



                经过,上市下县方便多了。
                    双溪村是最靠近华顶的一个村庄,有八百年历史,一半村民姓吴,其祖上曾
                担任浙江青田县的教谕,见此地适合隐居,就迁徙过来了。双溪村一百五十余户
                人家,除了吴姓之外,还有袁姓、丁姓和范姓等。双溪村之双溪,一为里岙溪,
                发源于华顶山挈桶档附近,一为西头溪,发源于马啸坪冈,在村前交汇,村庄坐
                落在一个小盆地上。
                    大学士齐召南,对双溪村情有独钟,有诗见于《宝纶堂诗钞》,意境甚妙,
                诗曰:
                        前溪后溪流向东,前山后山矗碧空。
                        山环水汇得平地,双溪山房当其中。
                        吾友新迁非旧卜,古书应向名山读。
                        径来相别去匆匆,呼我作歌拟盘谷。
                        双溪记得昔游曾,历历山水犹在目。
                        东北华顶西石梁,顶看海日梁飞瀑。
                        两地经过暂息肩,溪水清香手频掬。
                        小潭见底跃鯈鱼,深林隔雾行麋鹿。
                        村落寒多雪未消,几树桃花夹茅屋。
                        居民采药兼采茶,沿山万顷森修竹。
                        家家灯火照黄昏,织筐编箔排苍玉。
                        今居此,远尘俗,钓水樵山清与足。
                        欢岭察岭望非遥,千秋风霜犹堪续。
                        若问扪萝造访期,期在明年春笋熟。
                    双溪村出产的云雾茶与华顶的品质相近,天台人齐中嶔在《峭茜试茶录》中
                说,“双溪鳃甲”(又称“双溪鳞甲”)产于华顶峰下双溪村一带,茶色深绿,
                茶味浓厚,品质上追茅篷之茶,但是因茅篷之茶很难易得,便以高价收购此处茶
                叶。而今茶园有所荒废。村民自己制作少量,或自用,或待客。双溪村也产毛竹,
                尽管竹林不及大同五村外胡上潘那么茂盛,但因为地处高寒,竹笋亦为上品。清
                代潘耒说:“走溪涧中,疏林曲水,时见民居,煮笋摘茶,人皆有自得之色。”
                    因为双溪村靠近华顶,交通方便,林农特产远近闻名,这里海拔较高,高
                山蔬菜和中草药种植也成为山村重要的经济来源。双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采茶。
                2016 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将双溪村作为结亲帮扶单位,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
                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计量大学派出师生,来此修订了村庄规划,进行村庄标志、
                村口景观设计与建设,同时完成双溪茶包装设计,为茶叶产业落实品牌注册、品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