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89

第二章 石梁飞瀑  |  77



                    感受石梁飞瀑那雷霆万钧的气势,排山倒海的景象,我们
                则叹天地之无穷,渺小如沧海之一粟!
                    在石梁飞瀑上下行走,我看到了一些书法摩崖。顺手翻阅
                闲云的那本《摩崖无语》,作为我欣赏石梁飞瀑书法的导引。
                上方广寺隔溪对面路边的崖壁上,僧人远鹤所书的“金溪”二
                字依然清晰、纯粹,“金溪”与边上“瞻风”是很连贯的,就
                像富有诗意的画,瞻为仰望,那风,似乎是松风之外,是被风
                吹动的白云树木,还有瀑布。风可听,可闻,可瞻。活了。郁
                达夫坐在瞻风亭里,凝望着崖上的“金溪”,诗句的灵感出来了,
                “每因流水想天台”,满怀敬畏,辄成神来佳句。
                    我朝拜路边篆书的“阿弥陀佛”,心情庄肃下来,从“神
                龙掉尾”上面的石拱桥下来,在路边的山崖上,我看到有着米
                芾书法风格的“第一奇观”四字石刻,细看一下为清代的“怡
                静宇陶”所书。其旁,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石锡纶题写的
                “大观”,“大观”之旁为“栖真金界”,栖真即是罗汉应真
                所居住的地方,金界则是佛界地域,书法功底扎实,落款是“乾
                隆戊戍二月吉旦,道光十八年十二月破山梅近重修。”闲云说,
                这方摩崖是 1778 年镌刻的,整修是在六十年之后的事了。其下
                款为:“永庆华月逵山人题,本山怡静导修书,本邑齐兴若、
                闻从尉镌。”华月逵为华顶永庆寺的僧人,怡静导修也是石梁
                方广寺的僧人。齐兴若、闻从尉则是本地的镌刻匠人。“栖真
                金界”的右边镌刻着一首纪游诗,“拜别仙山五百丘,前因种
                下此根由,层峦佛境三千界,天缘有分再来游。”落款是丁卯
                年(1927)仲冬广东香山灵机氏题,灵机氏当然是个化名。一
                路走过去,看见“喷雪飞云”“寿布”“流雪昙花”等摩崖石刻,
                所谓的“寿布”,实际是孝幕,天台人取长寿吉祥之意义,千山外,
                水长流,寿如瀑布水,长流千万年,也是很贴合实景的。
                    我转到中方广寺对面的溪边,看到 1924 年初春康南海康有                         天台石梁纪游 (黄宾虹 1949 年作 )
                为题写的“石梁飞瀑”,他的字看起来很拙朴,绵软,但是细                                  黄宾虹(1865 ~
                看,则如藤一般坚韧,方家说他的特点就是重、拙、大,这四                              1955),初名懋质,后
                个字不限常规,舒展、险峻,自称一格。康有为的书体人称康                              改名质,字朴存,号宾

                体,现在电脑字库里使用得很多。康有为题写这四个字的时候, 虹,别署予向。原籍安
                已经六十七岁,他是应临海屈映光与雁荡蒋叔南邀请,游览天 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
                                                                         江省金华市。现代画家。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