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余姚年鉴2021
P. 89

市情概览



                 【红色文化】                       召开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                   土文物不同,即被命名为河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会,成立浙东行政委员会。成                   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
             境内已有共产党人活动。1926                  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 19 个革命                确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年、1927 年, 中 共 坎 镇 支 部、           根据地之一。                          的重大突破,证明长江流域和
             马家路支部、余姚支部相继建                        抗战胜利后,根据地党政                 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

             立,部分共产党员跨党参加国                    军奉命北撤,留下少数人员坚                   化的发祥地,从而改写中国文
             民党,会同外地回姚同志筹建                    持隐蔽斗争。1947 年初,建立                明发展的历史。河姆渡文化遗
             国民党县党部,发动群众,成                    中共浙东工委和中共四明工委。                  址是指遗址蕴含、反映河姆渡
             立工会、农民协会、妇女联合                    5 月,于陆埠草茅庵重建革命武                 文化的人类生产生活及人与自
             会等群众团体,组织盐民暴动,                   装, 开 展 游 击 战 争。1948 年,          然关系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栽
             茶民请愿,反对北洋军阀,掀                    建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三、第                   培稻、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

             起国民革命高潮。1927 年,策                 五支队,发展成为江南 8 个革                 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象牙
             动姚北水巡队起义,改编为浙                    命游击区之一。                         雕刻艺术品等是其主要文化内
             东人民自卫军,一度占领县城,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涵。河姆渡文化遗址主要分布
             给北洋军阀在余姚的统治势力                    余姚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

             以沉重打击。同年,蒋介石发                    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                   地区东部,越海东达舟山群岛,
             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                    大批优秀儿女为之壮烈牺牲。                   南至台州路桥区,迄今共发现
             共组织被破坏。次年,建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余姚                   40 余处,集中分布于姚江流域,
             共余姚县委。                           被定为革命老区县(市),全市                  余姚市境内有 20 余处。
                  1930 年,中共江苏省总行              71 个乡镇中,62 个定为革命老
             动委员会派遣党员史济勋回乡,                   区乡镇,占 87%。                          【历史名人】

             协助县委组织武装暴动,建立以                                                        余姚历代人文荟萃,名贤
             费德昭为师长的浙东工农红军第                      【河姆渡文化】                      辈出,素有“文献名邦”之誉,
             一师,转战姚北一带,后遭失败。                      1973 年 6 月, 原 丈 亭 区         东汉有隐士严光,以高风亮节
             1938 年 3 月,余姚县战时政治               罗江公社在河姆村(今河姆渡                   称世。三国吴虞翻,著名易学
             工作队建立,共产党员参与领导,                  镇芦山寺村)西南姚江渡口                    家。晋虞喜,天文学家,最大

             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建排涝站时,发现大量陶器碎                   贡献为发现“岁差”。隋唐时
                  1941 年 4 月 23 日,余姚沦         片、鹿角及各种动物骨骸的混                   的文学家、书法家虞世南,被
             陷,5—9 月,共产党领导的浦                  合 堆 积 物。1973 年 11 月 4 日         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
             东抗日部队分批南渡姚北,开                    至 1974 年 1 月 10 日,1977          文辞、书翰“五绝”。宋代高翥,
             展武装抗日斗争。翌年,成立                    年 10 月 8 日 至 1978 年 1 月 28      为著名诗人,兼长丹青。元代
             以谭启龙为书记的中共浙东区                    日,浙江省考古队进行两次较                   医学家滑寿,于经穴针灸有重

             委员会和以何克希为司令的第                    大规模的科学发掘,确定遗址                   大成就,发现以口腔黏膜斑诊
             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挺进                    面积约 4 万平方米,由 4 个相               断小儿麻疹,早西欧“科氏斑”
             四明山,建立以姚南梁弄为活                    互叠压文化堆积层构成,文物                   几个世纪。明清时期,“姚江人
             动中心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遗物丰富,保存完好,属于新                   物甲天下”,明代,余姚中进
             1943 年,公开宣告新四军浙东                 石器时代遗物,文物特征与长                   士 389 人,其中状元 3 人、武

             游击纵队成立。次年,于梁弄                    江流域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                   进士 42 人、征辟 107 人。王守



                                                          - 41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