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龙湾年鉴2021
P. 58
打造东部枢纽新城是最实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海陆空交 通研产转换通道。全面构建从创新到产出的“全链条”创
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干快交通”, 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换。发挥激光与光电、眼视光、
加快构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综 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领赋能作用,大力培
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交通圈”激活“经济圈”,带动“都 育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梯队。强化企业创新
市圈”。打造国际开放新城是最广延伸,我们要以国际视 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产学研组建一批创
野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大手笔构建全方位开 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政府“有
放新格局,更好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作用,推动重点领域项目、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建设“国际友好型城区” 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努力实现“从0到1、从1
打造滨海幸福新城是最美内涵,我们要聚焦未来教育、东 到10、从10到N”的孵化裂变。三是打造最优创新生态。
部康养中心、文化高地、体育现代化区、山海旅游等品牌, 重视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引入,深化“鲲鹏计划”“罗
高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区创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 峰领雁”等人才引育计划,力争新增引育海内外高层次创
样板,成为最具幸福感的滨海新城。 新创业人才300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5个以上。实施“揭
(四)强化主保障,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 榜挂帅”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 三五远景目标,必须始终坚持 快推进一批科创和产业发展基金,探索“科技+金融+产
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健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 业”新金融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制机制,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能力 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探索科技人才、科技项目
我们要健全完善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机制、 落地的全周期服务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形成“产
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优化提升L下贯通、执行有力、运 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联动的良好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转流畅的组织体系。要对理念、机制、手段、方法进行全方位、 (二)聚焦聚力实体经济,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
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动党政机关实现职能优化、方式 创新局。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锻长板补短板,
转变、作风提升,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战略
形成“整体智治”合力。 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全力
三、突出重点,坚决打赢“十四五”的开局首战 发挥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引领作用,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创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 新发展试验区。大力培育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
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围绕“十四五”发展总 制造等“3+N”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中国眼谷”、
体思路目标,明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北斗产业基地等平台集聚作用,“中国眼谷”创新产业园
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 开工建设,累计落地优质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北斗产业
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突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 基地新增北斗应用产业项目5个以上。提速大唐5G全球创
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三个争先”,干成一批具有创 新中心、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加
新性、突破性的大事要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快布局重大生产力。二是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深化特殊钢、
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阀门、服装、鞋业、制笔五大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推动
(一)实施创新首位战略,在打造浙南科创高地上开 传统产业“精耕细作”,打造“百年老店”。实施产业基
创新局。积极融入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全市“一区一 础再造工程,强化产业链强链稳链畅链,全面建立“链长制”,
廊一会一室”创新布局,加快推动创新从量的积累迈向质 重塑制造业核心优势。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工程,
的飞跃。一是强化创新平台赋能作用。持续深化自创区“八 推进千企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100
大攻坚”、高新区进等升位、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三大会 个以上、上云企业900家以上。开展小微园提质提效行动,
战”等工作,温州国家高新区排名向全国前40%目标迈进。 全力打造数字化小微园三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打好“小
高品质打造浙南科技城核心区,加大组团建设和滚动开发 升规”“雏鹰”“凤凰”“雄鹰”等行动组合拳,深入推
力度,建成创新创业新天地二期等项目,全面展示科技新 进“质量革命”,精准培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
城形象。开工建设世界青年科学家产业城启动区,持续做 项冠军”“链主型企业”,形成顶天立地、铺天盖地之势。
好青科会成果落地转化全面参与瓯江实验室建设,聚力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国内上市企业实现突破。实施新“双
打造全国第一、世界一流再生调控和眼脑健康平台,争取 倍增”计划,新增科技型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
重大科学装置落地。精准做好平台招引和后续管理,积极 编制实施2021版“两个健康”新清单,健全民营经济高质
推进国科大、科思技术温州 研究院和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 量发展机制。深化“三服务”“两万两千”行动,统筹打
等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 好难题化解、减税降费、减息降本等“组合拳”,激发市
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为全域创新发展造势赋能。二是畅 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龙商家园”,深化“青蓝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