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龙港年检2021
P. 207
综合管理
的要求,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2020年非刚 低收入农户64户,人均增收2000元。安排2.5亿元,
性、非重点的项目支出压减10%,一般公用经费支 稳步推进乡村示范带工程建设,有力推动美丽乡村
出压减5%,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疫情防控和复 精品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壮大和薄弱村转化。
工复产上。拨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资
金1639万元,投入财政资金2227万元发放消费券 做到“协同监管,全面覆盖” 2020年,龙港市财政
来带动消费,全力支持企业渡难关,稳住经济“基 局完善“大监督”,做到“协同监管,全面覆盖”。建
本盘”。 立“财政、国资、企业”监督机制,做细做实资金管
理,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其所、用得安全。一是强化
做到“民有所需,财有所应” 2020 年,龙港市财 财政资金监管。严格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积极推广
政局聚焦“惠民生”,做到“民有所需,财有所应”。 应用“政采云”平台,促进政府采购交易、服务和监
聚焦老百姓最关注、最急切的教育、医疗等突出短 管电子化、一体化、透明化。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
板,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让人 196项,涉及4.95亿元,节省资金5051万元,节约率
民群众有更优质的教育、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高 达10.2%。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系统,出台
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一是加快市 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预算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做好
场化建城。按照“扁平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总体 项目预算、结算监督。严把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核关。
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组建“1+5”国有企 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制定出台龙港市行政事
业,即设立龙港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1家国有 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探索资产管理数字化新
独资公司,并下设交通发展、水务发展、城市建设、 模式,分阶段逐步推进“资产云”平台上线。制定
产业科技、新城建设等5家子公司。着眼于化债和 龙港市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机关培训费等财务管
增强融资能力,通过资产注入、做强做大国有企业, 理规定,分批次开展部门、片区财务人员培训,进一
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和市新城建设两家公司 步严肃财经纪律。积极推广“财务核算云”平台,
获AA评级。同时,发挥国有企业市场化建城主力 全市 79 家预算单位已全部启用“财务核算云”平
军作用,加强与省市国有企业合作,共建龙湖片区 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明确市财政局授权市国资
综合开发、循环经济产业园、职业技术学院、温州高 营运公司履行部分出资人职责,制定监管清单和责
新区龙港分园等项目,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城市管 任清单,推进“阳光国资·清廉国企”建设。三是
理等突出短板。二是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全市一 严控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16.3亿元,民生投 管理、预算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
入占比达85%,持续推动全市人民幸福升级。安排 资行为。制定出台龙港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
公交补贴0.4亿元,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安排1.2亿 案,通过核减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转化为市场化融
元,加大对校园改造提升的投入,适当增加生均公 资方式、逐年列入财政预算等举措,推进地方政府
用经费,不断提高教育财政保障水平;安排3.4亿元, 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完成隐性债务化解8.43亿
支持“健康龙港”和“医共体”建设,稳步提高养老 元,牢牢守住财政和风险底线。认真抓好温州市委
金、医保、卫生等基本民生待遇水平。三是助推乡 提级巡察整改,妥善处理龙港历史遗留问题,厘清
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脱贫攻坚,统筹整合安排消 政府与企业债务边界。积极与苍南县财政局对接
薄资金3838万元,引导7个村投入折股量化扶贫资 沟通,妥善收尾完成财权事权划分,确保财权事权
金160多万元,撬动各种资本投入共700万元,带动 责任主体落实。
185